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荣 《初中生》2008,(5):104-107
在与英美人交谈时,中国人往往用汉语思维组织语言.由于这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因而常常闹出一些笑话.  相似文献   

2.
李世荣 《初中生》2008,(1):104-107
在与英美人交谈时,中国人往往用汉语思维组织语言。由于这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因而常常闹出一些笑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微型幽默     
英国民族是一个喜欢和追求幽默的民族。他们不仅常常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开玩笑,而且也喜欢就英语语言本身开玩笑,而这样的笑话谜语对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也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神话,在我的心中,那是人类远古的史诗,是每个民族永远不竭的精神源头。每当我苦闷、彷徨的时候,悲观、绝望的时候,我总是常常到神话里面寻找生命的勇气,汲取新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喜欢本民族的神话。在我们自己的神话传说里也有慷慨激昂的叛逆者形象,如  相似文献   

5.
英国菜式     
《双语学习》2013,(6):15-17
像大多数民族一样,英国人也喜欢美食。自不列颠帝国以来,印度菜在英国非常流行。人们喜欢去印度餐馆吃辛辣的咖喱。因为英国有很多中国人,中餐也非常受欢迎。在英国所有城市都有中餐外卖,大部分小镇也是如此。但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菜系可能还是传统英国菜。面包,奶酪,  相似文献   

6.
(三) 复述训练复述就是把读到或听到的现成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讲述出来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复述的应用很广泛。例如,在学习中,就常常用复述这种形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复述这种形式传达文件、指示,向别人转告一些事情等等。复述有不同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一种是详细复述。这种复述要求忠实于原始材料,内容上不做增加和删减,表现方式不做变化,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样。但详细复述不同于背诵,可以对原始材料的语句做一些变动。如把长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变成口语。这种复述,可以培养学生听读中的理解记忆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说话中准确清楚地表达内容的能力。一种是概要复述。这种复述要求对原始材料进行一定的浓缩和概括。保留原始材料的中心和要点,略去那些说明、举例和描写,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复述出来。概要复述可以培养学生听读中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中简明扼要地表达观点和内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肖鹏 《广东教育》2014,(10):38-39
6.Push the boat out(大操大办,讲排场)我们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和英美人一样,口语中经常用一些民间俗语来形容一些事情,这种语言有其尖锐的一面也有其调侃的一面,所以常常起到那些一本正经的语言或规范的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我们中国人经常说"轮船不是推着走的,火车不是拉着跑的,飞机不是吹着飞的。"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This boat isn’t going anywhere unless someone gives it a push."然而在现代英语中,若有英国人和你提起"push the boat out"这么一个词语时,此刻,他所指的意思却是“大操大办”。  相似文献   

8.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常把奶瓶口用锡箔(bo) 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 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然而红襟(jin)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欢独居,因此,就算有  相似文献   

9.
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同时又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我注意到,本文在入选教材时,编者对作品进行了两处删减:第一处,删去了第2自然段“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后面的一句:“在清明节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我们在写作时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好的比喻能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使文章语言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名家运用比喻时常作精心修改,或添加,或删减,或加工。下面就一些具体的实例,看看名家是如何运用比喻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供氧鱼缸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养鱼了,常常从小河里捞一些小鱼回来,放到瓶子里,加一些水草把它们养起来。看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那是  相似文献   

12.
姜乐 《出国与就业》2011,(20):153-15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国家的语言往往是表达不同思维方式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学习英语往往喜欢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表达英语,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其学习英语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因此,想要在英语的...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连环画,常常把连环画翻得烂掉了封皮。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阅读绘本故事,特别是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神话,以及科幻故事等。想象是孩子成长的翅膀,想象性的童话作文,更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向往,也是孩子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极好路径。吴琳老师所选取的看图作文素材,源自英国作家  相似文献   

14.
回忆十多年前,自己还在地市教科所工作的时候,<上海教育科研>是我每期必读的杂志.之所以一直喜欢这本杂志,是因为在这本杂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入木三分的深刻文章和切中肯綮的务实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英国人在交谈和写作中喜欢使用比喻的语言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而这种比喻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形式已经固定了的习语.这些习语往往用一种事  相似文献   

16.
12月3日晴王蒙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其中最不该缺少的就是音乐。音乐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唤起人们某种心境的魔力。我自己是喜欢音乐的,上高中的时候喜欢听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喜欢钢琴弹的《致爱丽丝》,轻轻缓缓地敲击自己的心扉。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听到陈美的小提琴就疯狂地喜欢上了,常常晚上睡觉时戴着耳塞听小提琴声,  相似文献   

17.
那个时候,我刚转学到这个小学的三年级,语文老师是个漂亮的女孩,她声音轻柔,目光温暖,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她。安琪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在她的作文本上,老师常常会写下那么多娟秀的字迹。然后,再批一个“传阅”。而安琪常常用薄薄的白纸蒙在作文本上,描蓦老师的字,对,老师喜欢她的作文,她喜欢老师的字。  相似文献   

18.
为人父母,常常会十二分地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常常会把“智力开发”误解为“知识开发”。殊不知,知识不过是一些这样那样的符号组合,而智力是指懂得并且会使用那些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语言记得有一篇关于儿童心智研究的文章说:一个十七岁孩子的智力,其中百分之五十在他四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发完成,且这百分之五十主要是儿童的语言和心理能力,而不是知识。所以,无论如何,我不可以错过女儿最初四年的智力开发。女儿十个月左右大时常出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很喜欢注视我说话时的嘴形。于是,我常常有意识地对着女儿的面庞,…  相似文献   

19.
冰雪芬兰人     
很多人在说到一个国家的时候,喜欢用好与不好这两个词。实际上,在很多时候这两个词是非常非常片面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所以让我们用喜欢与否可能更加确切一些。我去的国家并不多,但是芬兰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她的宁静与安祥、和谐与友善,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影响。沉默的民族芬兰是不喜欢谈论自己的民族,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寡言少语的芬兰人的变音字母却是现今通行的欧洲语言的两倍多。最令人惊奇的是,繁多的变音并没有给芬兰人造成困扰,因为他们说的实在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智力是同时发展的。因此,在婴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让孩子尽早说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并与家人交往,将有利于婴幼儿智力的发展。察其需要,“逼”其说话。周岁左右的孩子已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他们常常喜欢用手势表达愿望。如用手指苹果,表示想吃苹果,这时父母可以一边拿苹果,一边让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