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吉林教育》2006,(1):75-75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们可以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认读生僻不懂的字词,可以有利地促进教学效果。但是预习并不适合任意一篇课文的教学.有些课文是不必要事先预习的。相反.如果事先预习了,会把有些课文的内在玄机泄露,会让本来牵引学生满腹疑惑的情节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要正确利用预习。  相似文献   

2.
郭菊 《青海教育》2014,(7):38-38
目前,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预习,然而实际教学中的课前预习不甚得法。有些老师对预习内容的设计重视不够,设计的预习内容不切合教学实际,或与新课学习联系不紧密,甚至要求过高或过低,没能发挥预习的作用。有些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成果缺少有效的检测监督,不能很好地将预习内容与新课的学习有机结合,导致预习与新课学习相脱节。笔者认为,要使课前预习切实有效,就必须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切实抓好预习检测。  相似文献   

3.
谈及预习,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重要性要大于其他学科。对于某些自然科学课程,如物理、化学,它们的很多规律、现象是要学生通过实验获知的,如果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获知这些规律的话,那么新课学习中的实验探究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凭借原有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可以通过预习获得良好的提升和拓展效果的。本文结合学生预习的实例,谈谈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金书芹 《现代语文》2007,(10):85-8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预习不但可以巩固复习已有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还可为接受新知  相似文献   

5.
初一年级是小学阶段过渡到中学阶段后的第一个学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教师应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了他们的预习程度和预习效果,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便广大语文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相似文献   

6.
马丽妃 《考试周刊》2013,(73):35-3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强调语文课变传统的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对聋校语文课前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聋校语文课前预习,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夯实载体、强化引导、固本归元,提高其预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本文分析了聋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意义,并提出了聋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课前应端正预习态度,加强预习意识,激发预习兴趣;明确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及时考查与评价学生的预习,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课前预习关乎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本文梳理了初中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对预习的内容以及针对其预习内容的预习方式做出了分析,同时对初中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预习习惯养成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这四个部分的探讨让学生养成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从而学会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9.
10.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是所有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前独立地预习课堂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课,才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上新课前对课文的自学.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课前预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一直以来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多少年来这种方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个人认为它也是因学科而异的,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觉得语文未必适合课前预习,因为语文有它自己的独特性。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虽是文科,可它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是服务于任何学科的基础性学科,涉及面相当广泛:天文、地理、农业、商务无所不有。正因如此,说明了它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学生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以提高学习效果的几条秘诀。它们虽简单却内涵深刻,希望这些秘诀能铸就更多成功的学子,使他们的高效课堂学习轻松实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重点关注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正是其中一部分。针对当前小学生存在的预习不得法、不重视预习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设计要求、丰富开展形式、组织有效监督、及时进行评价等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平时,总会听到同事们抱怨:上新课,学生总是对内容不够熟,如果课堂多给时间去读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上新课总是觉得课堂流程不够顺畅。这个问题我也曾遇到过,然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找到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那就是预习法。说起预习,大家可能会说:那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可是要让预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牛立萍 《现代语文》2010,(12):89-90
语文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接触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初步印象,为教师的讲读做好准备。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预习,是上好新课的前提条件,也是小学中高年级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掌握查字词、读课文、搜资料、做标注、巧摘录、提问题、找"答案"等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前预习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的观点》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何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以此进行教学呢?从大量的教学案例以及教育教学著作研读中,我们可以得知课前的预习为我们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点”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课前预习是师生顺利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积累新知识的同时,摸清难点和重点,直面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样,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听课,破解难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学习新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指导单篇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通过两年学习的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通常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并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