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性视角解读艾特玛托夫《断头台》,探究艾特玛托夫小说的创作内涵。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深蕴着吉尔吉斯民族文化色彩;创作有明显的回归意向.就是向原始柔性的回归。《断头台》传递了一个人类需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信息;艾特玛托夫运用精致浓缩的艺术结构.多主题、多素材、多手法、多风格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冲突。呼唤人性向善。  相似文献   

2.
况汉英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10-11,19
本文从人性视角对王蓬的长篇小说《水葬》进行了解读,探讨了社会制度、政策对人性塑造的重要作用,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风格、地域风俗的描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创作了具有迷幻般色彩的戏剧《等待戈多》。剧本用荒诞离奇的形式呈现了不确定人生所带来的人性断裂,写出了对人性断裂的救赎。  相似文献   

4.
作家是社会文化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对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审美关怀与把握,往往表现为持有的救世忧思和使命感。上世纪80年代,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俄当代作家张炜与艾特玛托夫,在面对社会变迁、面对人性恶的迷狂与拯救并企图摆脱这一尴尬境地时,  相似文献   

5.
英国小说家W·S·毛姆在小说《人性的枷锁》中着力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即凯里伯母、米尔锥和萨拉,其在作品中批判了米尔锥的肆无惮忌、同情凯里伯母的隐忍不幸、赞美萨拉的魅力高尚,体现出了毛姆矛盾的女性观,这种矛盾是由其自身生活经历造成的。同时,因为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毛姆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矛盾性与局限性却不能否认《人性的枷锁》对反思与推动女性主义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苏联吉尔吉斯作家,其创作始于1952年,至今已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苏联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几乎全部被译介至国内,对国内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产生最大影响的四位外国作家之一。而对其创作的鉴赏与批评也成为了一个热点,尤以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断头台》为最盛。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内涵,其人性美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丑恶,甜蜜的外衣往往包裹着痛苦。真与假并存,善良与邪恶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但作者并不局限于此,她还对笔下人物的罪恶人性给予了精神审判,使其对人性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性层面。最后本文还将从人性本源的角度,分析人的罪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王荣莉 《文教资料》2010,(31):12-13
《白鲸——莫比·迪克》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本文从作品命名、象征手法、文学原型三个方面阐释该作品包含的圣经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或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学科。在美国作家玛丽·盖茨基尔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世界》中,暴力血腥的犯罪心理贯穿了主人公的童年时期。不仅如此,主人公儿子的心理发展与主人公儿时的状况惊人相似。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犯罪心理在主人公创造的另一个世界里得以形成与发展。本文借助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及犯罪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究小说主人公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的抑制,认为盖茨基尔传达了一种人文关怀,指导人们深入了解人性本身,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并依靠内外的力量阻止阴暗心理支配下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湖南侗族青年女作家木兰因在《花城》上发表长篇小说《云雀》,近年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这里从小说文本的独特性、叙事特质、自杀的精神分析和生命苦难本质的探寻,以及爱的救赎和文学的治疗等几个方面以深入的解读,个案性地探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异化的隐喻和救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是一部借由民间小人物展现历史复杂性与多元性的鸿篇巨著,小说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被置于后台,而民间大地上普通生命个体的生存韧力和人性光辉则是作家着力描写的对象。作者在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里民众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与无情伤害时,始终坚持将人道主义关怀施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她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礼赞平凡生命的顽强与善良,力图使文本呈现出勃然的生机和希望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福》是库切的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作品。以互文性视角解读《福》,认为库切的《福》和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文本的标题、故事题材和人物三个层面上。本文通过分析文本关系,揭示文本的主题意蕴,为互文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视野。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当代生态小说中狼叙事的叙述母题和小说结构,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作家经历、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把比较视野纳入到中国生态小说中的狼叙事研究中来,将苏联文学经典《断头台》与之进行对照阐释,可以发现中国生态小说狼叙事中的叙述母题、小说结构与《断头台》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关系。比较视野的运用,将突破以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某种思维定势,为生态文学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的首部长篇小说《相助》自2009年出版之后,好评如潮。目前国内对于该小说的研究还相当空白。小说主要写的是一个有作家梦的白人雯小姐和两个黑人女佣艾碧莲和明尼,为实现梦想、改变生活,敢于冒险开始她们的变革之路的故事,表现了关爱弱势群体,升华种族观念,实现精神救赎的主题。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多角度叙事相结合的叙述模式,从叙述视角解读《相助》,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和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红字》和《安娜》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不相同 ,但它们发表的时间是美国和俄国各自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两位作者都以一个已婚女子寻求真挚爱情的悲剧来探讨人性。两位作者在人性探索中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观点 ,而对人性探索不同观点有各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说明文教学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通常都侧重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要学生结合文本说说哪些地方给你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这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爱丽丝·门罗以女性作家敏锐而独特的眼光,通过透视女性婚前和婚后在家庭婚姻中的遭遇,将女主人公在父性权威压抑下的困顿和焦虑浓缩在"逃离"这一具体的实际行为当中。《逃离》女主人公卡拉的两次"逃离"反映了她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两种心理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文章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桑地亚哥回到渔港的部分。一般的教学设计着重强调的是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精神,或者是让学生感悟拼争和尊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余欣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9-111
《金字塔》是威廉.戈尔丁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奥利弗在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故事。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人性异化的根源和本质,以传达其最终的人性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末日—救赎"是一组永恒的科幻母题,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和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描绘了一幅幅末日灾难的宏大图景,书写了人类在宇宙灾变时刻的绝地抗争和道德救赎。两位科幻作家用深沉的理性遥想人类未来可能发生的宇宙灾难,并构想拯救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发人深省。宇宙末日的来临或将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传统道德体系,如何在道德和生存之间作出抉择,刘慈欣和王晋康有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