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女性民俗作为观照维度,以迟子建的代表性著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考察对象,透过迟子建笔下的女性民俗挖掘其背后深层意义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娜 《现代语文》2009,(11):89-90
《起舞》一如迟子建以往的风格,在温婉的叙述和浪漫的挥洒中抒发对底层群体的人文关怀,它只是以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座危楼和几个女人的命运作为故事线索的寻常文本,然而字里行间洋溢的人性之美与人间挚爱带给我们的却是满满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禅宗文化作为我国文人作家创作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一,对他们总是起着显在或潜在的影响。迟子建的小说《起舞》就不自觉地潜藏了深厚的禅宗文化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自在怡然的生命旨趣,自主超然的生命旨趣和自由飘然的生命旨趣。禅宗文化内涵使《起舞》显现出了人文终极关怀色彩,具有了超越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作品信息     
正迟子建推出长篇新作《烟火漫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生命如歌,烟火漫卷"——迟子建长篇新作《烟火漫卷》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迟子建继2015年《群山之巅》后的又一长篇力作,作品在城市烟火之中,叩问天地、历史、命运、灵魂,作家以此力作奉献给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尔滨。《烟火漫卷》的写作始于2019年4月,终于同年岁末。作家完成创作之后,  相似文献   

5.
5月8日,著名作家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早期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到今年年初刚发表的《草原》,此次推出的五卷本全面结集了迟子建20多年创作历程中最精华的25个中篇。这次出版的五卷本分别为《原始风景》《秧歌》《逆行精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除了收录同名的中篇外,还包含《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草地上的云朵》《香坊》《旧时代的磨房》《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鸭如花》《踏着月光的行板》《草原》等20篇,全面呈现了迟子建最擅长的中篇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6.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注万物有灵的黑土地,但萧红是"审丑"式的祛魅批判,迟子建则是审美式的附魅讴歌;在审美风格上,她们都展现出一种复归原始自然的野性悲壮的生命强力,但萧红世界洋溢着一种酒神式个体毁灭的痛楚快感,迟子建世界则充溢着一种纵情地编织迷人梦境的日神式光明;在文本叙事上,她们都运用双声话语进行表达,但萧红以女性眼光与智性眼光相结合去透视,而迟子建则将母性眼光和生态眼光融合一起去展望;在创作思维上,她们都无法摆脱缘自原始惧感思维的死亡情结,但萧红秉持着一种"向死而生"的佛家式苦难意识,迟子建则汲取了"生死齐一"的道家式超然哲学。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早期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到今年年初刚发表的《草原》,此次推出的五卷本全面结集了迟子建20多年创作历程中最精华的25个中篇。这次出版的五卷本分别为《原始风景》《秧歌》《逆行精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除了收录同名的中篇外,还包含《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草地上的云朵》《香坊》《旧时代的磨房》《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鸭如花》《踏着月光的行版》《草原》等20篇,全面呈现了迟子建的中篇小说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妙人迟子建:悲苦是蜜,身心笔共同酿造迟子建被称为当代文坛“全能选手”,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迟子建不信凭空而来的灵感,每部小说写作前她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写《伪满洲国》光是准备资料她就花了十年,写作又用了两年;写《额尔古纳河右岸》时,迟子建去了解关于鄂温克族百年的历史,还去采访和实地考察。在迟子建看来,每个作家的知识边界都是有限的,“你只有无限地吃透历史,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时代的人,要多吃素材,就像演员揣摩角色。”《白雪乌鸦》涉及到百年前哈尔滨的鼠疫,  相似文献   

9.
萧红和迟子建两位东北女性作家的苦难书写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掘她们苦难书写的不同美学风格,以及不一样的时代意义。从文本分析、比较阅读的角度切入她们文本中的苦难书写,发现她们对苦难的理解和书写不尽相同:萧红的绝望、尖锐与迟子建的希望、温墩。探究其中原因,发现她们苦难书写的差异和时代的大环境与个人成长的小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男权重压下的"完美"女性--浅析紫姬与宝钗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是苦难的负荷者、牺牲者,她们没有自主意识,更没有生命的觉醒,女人的任何一种举动和价值都不 会是自我给予的,包括她们的坠落与升腾、生与死,她们的悲喜剧都出自作为男权象征的历史之手。《源氏物语》中紫姬和《红楼梦》中宝钗这两个 男权社会中“最完美女性”的悲剧告诉我们:在男权社会下,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2.
《牡丹亭》的问世受到了明清女性的热烈追捧,杜丽娘这一典型艺术形象引起广大女性读者的共鸣,女性对于《牡丹亭》的解读从来就没有间歇过,女性对《牡丹亭》的阅读接受带有强烈的性别认同色彩,同时她们更多地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解读作品,她们的解读更加感性和细腻,对杜丽娘内心世界的把握更通透,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才女形象,她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蒲松龄以他独特的视角充分肯定了这些可爱可敬女性的聪明才智和不让须眉的自主精神。文章对《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才女形象进行了分类,并解读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逸飞先生的遗作《理发师》,把几段不合时宜的爱情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创作者试图通过涵盖一段历史而承载几对男女的情感纠葛.影片中的嘉仪、俞棉、刘寡妇三个女性形象都别有特色.她们在各自的情感生活中对男性伴侣的选择,极大程度地左右了她们人生命运的航向.看似是主动的选择,可是究其文化原因,不难看出,无论这三个女性怎样抉择,都逃不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主宰力量.女性依然是月亮,依然要靠反射男人的光辉来照亮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英雄,贞德与花木兰便是其中的经典人物,她们同样是拯救祖国于危难的巾帼女英雄,贞德与花木兰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她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女性,她们都为争取与男性平等地位而做出了努力与抗争,更看到了中西方政治、文化、宗教对其命运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选取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历史名剧《圣女贞德》中的贞德与中国艺术家言慧珠改编的《新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她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中西社会、文化、宗教对她们女性形象的影响,进而引发对女性问题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和《黑洞》中的老婆、姐姐是长期处于贫困和操劳中的城市平民女性的代表,通过对她们生活困境的揭示,作家表达了困惑和焦灼,同时也试图探索这类女性如何走出这种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篇论文是对迟子建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浅谈。笔者认为迟子建的这篇小说与其以前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在描写社会黑暗、女性形象抒写还是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上都比以往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影片《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构成了导演关锦鹏的女性三部曲。在这些影片中,体现了作为一位男性导演对女性主题的深刻的人文化的关注,对女性的欣赏甚至膜拜,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为这些女性谱写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哀歌、悲歌和挽歌。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一个丧夫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女主人公在丈夫去世之后外出旅行散心的所见所感。作者以一个独特的女性视角,用温和的笔调记录着女主人公的痛苦和忧伤。迟子建的文学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视角和文学创作思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不论是在个体感情表达还是文章意象化符号表达上,都表现了迟子建独特的女性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盛可以的长篇小说《北妹》,以城市底层打工女性为视点,关注打工女性的生存困境,展现了她们的沉重、苦难、封闭以及愚昧的生活历程,充分显示了作者对底层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