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从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出发,具体论述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跨文化教育的原则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尚军 《考试周刊》2012,(33):69-70
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受到普遍的关注。文章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原则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并用之进行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高职外语教学中,必须对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更多的跨文化知识,最终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圆满成功,外语学习者就必须学习一些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和语用方面的知识.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原则以及语用的得体性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并用之进行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知识。文章分析了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6.
从汉外语言教学中词汇学习、句式结构、语篇构成和交际文化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汉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和特点,旨在探讨语言学习后面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和背景知识,以期渗透更多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内容,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文化习得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从“绿龟事件”看中古两国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中的文化知识和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一直处在对比和较量之中.因此,便产生了文化差异.结合"绿龟事件",尝试探讨动物在中古两国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因之而产生的文化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西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目的语与本国语之间的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不同的语言背景和文化,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解决矛盾和冲突,克服交流障碍,从而培养其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目的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广大外语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入手,分析了在大学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并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志云 《考试周刊》2010,(34):105-105
本文的目的是加强第二语言的基础语言知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讲述了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需要的条件,重点讨论了二语习得学习的重要部分——文化,并且强调语言是为跨文化交际交流服务,最后总结了跨文化交际教与学。  相似文献   

12.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所产生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年代,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华章》2012,(35)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使语言在交际中显得恰当、得体,它的产生是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心理需要的结果.汉语委婉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利用词汇、语境以及多媒体等方法提高汉语委婉语的教学,使其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影响。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导入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十分必要。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中,为了能够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成功及得体的交流,英语学习者在掌握目的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同时,还应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文章探讨了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语用失误,通过讨论其形成原因,得出结论,认为文化差异给不同民族间的交际设置了种种障碍和陷阱。要使文化交际畅通无阻,英语学习者就必须了解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将文化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剖析外语文化教学中单纯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局限的基础上,从母语文化的作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新认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互动的重要性,提出文化互动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介绍了为达到文化互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特别重视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栽体,离开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知识教育,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交际能力,实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在二语习得中,许多语言学习者对文化敏感度不高,交际参与度不强,他们偏重语言知识学习,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接触外国文化,提高文化敏感度,注重培养跨文化跨语言能力,使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多元文化下语言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边春华  周秀敏 《考试周刊》2009,(38):200-202
城市文化发展和国际形象建设对跨文化交际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目的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将文化渗透在语言知识中,同时加强母语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表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话语语篇形式和特征,还表现在理解者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要依靠认知环境、社会文化知识、语境、语篇的特征才能寻找到最佳关联,达到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