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17-1924年苏俄对华外交揭开了中苏外交关系的序幕。从《和平法令》到《对华宣言》,再到第二次《对华宣言》,最后到《中俄协定》,是苏俄对华外交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完善理论,然后再由逐步完善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作为清政府的外交官员,他于光绪四年出使英、法等国,又于光绪六年二月兼任驻俄公使,前后历时八年(1878——1885)之久。他在兼任使俄大臣期间,为收回伊犁与俄国进行长达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在光绪七年正月(1881年2月)改订新约(即《中俄伊犁条约》),代替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为祖国争回了大片国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出色的外交家。这是曾纪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大成就。 同治十年(1871年).帝国主义代理人阿古柏在我国西北边疆发动叛乱,沙俄趁此时机以“代为收复”为名,悍然出兵占领我国新疆伊犁地区。1876——1878年间,以左宗棠为统帅的西征军迅速平定阿古柏匪帮的叛乱,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沙俄妄图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侵占伊犁的幻想破灭了,可是他们却拒绝交还伊犁地区。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吏部侍郎崇厚奉命使俄,与沙皇政府商议索回伊犁之事。崇厚乃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昏庸无能,胆小怕事,在沙俄的软硬威逼之下,不顾国家与民族利益,也不请示清政府,竟于次年10月2日,擅作主张同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根据此约,沙俄归还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发展为繁华的城市和张库大道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对俄贸易的发展是张库大道兴盛的重要驱动力量,京张铁路与张库公路使张家口变为北方最关键的贸易重镇,使其从"武城"顺利成为"旱码头"。张库大道是某种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对张家口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库大道开启张家口城市转型,赋予张家口发展新机遇,推动张家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俄文化交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虽文化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需要强大的俄罗斯,俄罗斯需要强大的中国。了解中俄文化差异有助于开展交流,加强中俄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各领域的共同发展,交流对中国、对俄罗斯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郝淑霞 《教育评论》2012,(4):132-134
晚清时期,语言障碍曾造成中国对俄外交困境。京师同文馆俄文馆为了适应中俄外交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主要以培养对俄交涉的翻译、外交人员为目标,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俄文外交翻译人才,在中国俄语教育史及外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曾纪泽与《中俄伊犁条约》周长文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带兵侵入新疆,1867年建立所谓"哲德沙尔国",明目张胆地肢解中国领土。阿古柏的这些活动,得到了英俄的支持。沙俄趁机于1871年强占了中国伊犁地区。沙俄强占伊犁后,曾虚伪地许下诺言:"...  相似文献   

8.
中俄伊犁交涉与中法越南交涉发生在同一时期,可结果却反差很大,其中原委值得深思.关键因素在于:朝鲜问题对两次交涉影响不同;清廷对伊犁和越南战略考虑不同;俄法的和战决心有差异;清廷主要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通商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官助民办的商业银行。银行成立时 ,计划将银行办成一家跻身世界著名银行之列的中国银行。然而外国殖民侵略者千方百计企图吞并它 ,制造假钞破坏它的正常业务。在外资银行的夹击下 ,银行迭遭亏损 ,经营极为困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地位决定了通商银行经营的尴尬地位  相似文献   

10.
顾炜 《世界教育信息》2014,(20):53-56,61
中俄两国作为双方的最大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日益频繁。文章以2011-2012学年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例,分析了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多层性特点以及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两国高校教育合作领域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开埠为切入点观察四川区域社会变迁,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陆远权博士近《通商贸易与区域社会变迁——重庆开埠二十年发展研究》可称此一领域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1895年,清政府为推动“联俄制日”外交,在为筹措对日赔款的政治借款问题上主动倾向俄国,引起其他列强的不满。俄国也企图通过借款扩大在华利益,在中俄借款谈判中多次提出额外利益索求。清政府未能有效保护本国主权利益.最终向俄国妥协。列强在华利益的竞争更加趋于恶性化,导致清政府进一步陷入外交危机。  相似文献   

13.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大致孕育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正式形成,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晚清政府秉承"以夷制夷"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外交,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为俄所用,同其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在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1871年7月,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并意欲长期霸占。为交涉归还伊犁事宜,清政府先后派出伊犁将军荣全、吏部侍郎崇厚、驻英法公使曾纪泽赴俄谈判,前后历时十载,几经波折,终于1881年2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方以一些让步重新获得伊犁大部主权。尽管这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贪婪成性的沙俄毕竟交出了部分已到手的利益,这在它的亚洲扩张史上是不曾有过的事。中方也部分地取得了成功,这在任人宰割的中国近代,不啻为一个外交胜利。本文意在对这一结果的国际、国内背景作综合分析,错陋之处,祈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得到较大发展。但存在经贸水平数量不高、质量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来自两国的制约因素,也有两国之间的某些体制性问题。因此,针对问题,依据原因,寻找对策,乃是改善、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1900年秋,俄国利用八国联军侵华之机,借保护中东铁路之名,军事占领东三省。清廷迫切希望尽快收复东三省。1901年1月至3月,中俄关于交收东三省的谈判以破裂告终。影响谈判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俄国坚持独霸东三省的阴谋计划,不肯妥协;二是杨儒在谈判中据理争辩,不辱使命;三是日英等国的干预以及张之洞、刘坤一等督抚的反对。这些在杨儒的存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彷徨中的清廷最终决定拒签俄约。俄国迫使清廷签订俄约独占东三省的阴谋终未得逞。  相似文献   

17.
罗红伟 《历史学习》2003,(11):14-14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在第13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表格中,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栏中有一项《中俄北京条约》,而在上一栏中也列举了中俄《北京条约》,为什么要重复列举这一条约呢?中俄《北京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一)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惟“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二)中俄西部未定边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哨所)等处,及1728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多极化:一种历史趋势 二战结束后,以雅尔塔体系为标志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但从60年代起,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两大阵营内部一些国家不满于超级大国的控制,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阵营内部出现裂痕乃至公开的冲突.此刻,已催生了世界多极化的萌芽.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宣告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跃然而出.1997年4月,中俄两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欧洲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都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多极化遂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  相似文献   

19.
1858年俄国胁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首次赋予了俄国人自由在华传教的权利.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不仅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而且是在华传播东正教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由于对传教可能对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和攫取贸易利益产生消极影响的顾虑以及对中国传教环境缺乏信心,俄国政府没有立刻在中国开始大规模传教进程.在1902年俄国在华建立主教区之前,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一直很小.  相似文献   

20.
从十月革命到1924年5月31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苏俄早期的外交政策.自始至终以维护其国家利益(包括沙俄在华权益)为出发点,视国际局势的演变与其自身力量的消长,奉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本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分析: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及中国的反应;从北京政府转向孙中山;加拉罕使华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