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时局巨变、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墨学在近代开始了复兴的历程。与近代中国主体政治思潮发展的道路相对应,墨学复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坟阶段改革派和洋务派知识分子提出“西学源出墨子”说;第二阶段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寻求墨学与西学的会通,并倡导以墨学救世;第三阶段是五四思想家们尝试选择墨学作为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点。墨学复兴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演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墨学之繁兴由当时的社会转型环境与学术自身发展理路所决定。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墨学的思想和精神为之提供学术解释和智力支持,这一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是其得以兴盛的基本原因;近代社会转型下的自由学术环境,也有利于墨学学术的发展;清代学者对墨学的奠基和研究方法的近代化,亦促成了墨学研究的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3.
钟仕伦先生的新著<中国美育思想简史>紧紧围绕着"立人"目标和使命,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为历史语境,以美学、教育学及相关思想文化领域的现代性追求为知识背景,对数千年以来中国关育的思想发生与演进趋向做了纵横捭阖的历史勾勒与深入研究.本文即是以书评的形式来分析该书作者在研究中国美育思想发展态势上的学术建树和本著述的学术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论学,好以经术缘饰政论,故其谈墨子托古改制、孔墨相争,均以树立孔教权威、论证布衣改制之合理为出发点;其对墨侠精神的肯定及以墨学沟通西学的努力折射出晚清儒墨关系、中西关系的消长。康氏以经世态度安置墨学的做法流弊无穷,其于墨学发展及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影响,得失俱在。  相似文献   

5.
墨子学说与近代会党:以辛亥革命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近代,墨学的价值被再度发掘,社会精英开始重墨,而在下层社会中,墨学思想及其行为方式一直是用来反抗封建统治的思想利器。近代会党之所以与革命党人联合,参与资产阶级革命,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墨子学说的影响不无关系。墨子学说与近代会党在时代、阶级、组织等外在形式上有着天然契合,墨子学说在近代会党革命意识的成长中有着内在促进作用,加上革命党人又是以墨子学说感染、号召会党投身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6.
传统墨学在近代复兴经历了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与时代思潮相呼应的特点。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洋务时期 ,主要强调西学源于墨学 ;第二阶段是戊戌和辛亥时期 ,旨在寻求墨学与西学的相通性 ,并倡导以墨学的伦理精神救世 ;第三阶段是五四运动前后 ,以西方的价值观念、科学方法为尺度 ,选择墨学作为新文化的生长点。传统墨学的复兴 ,既有西方近代文化刺激的外部因素 ,也有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内部因素。二者的相互激荡和作用 ,促使了传统墨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学科规训制度是西方学术发展的产物,它随着"西学东渐"引入中国,并促成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以中国近代学术史为背景,通过揭示学科规训本土化与中国传统学术的互动与发展,可以窥见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进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整个中国社会开始了面向现代的转型,传统学术也不例外。就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而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自然更加漫长、曲折。笔者以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在20世纪的兴起和复兴,乃是踵梁启超氏“新史学”而起的史学转型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科学化则是此过程的当然实质,是这一过程两个不同阶段的共同内核。  相似文献   

9.
墨家学派在秦汉时代走向衰微 ,但是墨学精神并未灭绝。一方面 ,墨学对秦汉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仍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 ,墨学成为中国学术演变的知识基础 ,融合到其他思想系统中去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的影响。先秦诸子思想在秦汉时期的演进主要围绕四条主线 :儒、道、法、杂四家 ,墨学对这四家思想发展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并主要依附道教而流传。  相似文献   

10.
自晚清以来,曾一度沦为“绝学”的先秦“显学”——墨学得以复兴,被树为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思想武器。梳理传统墨学在近代复兴的三个阶段。分析其复兴的社会、文化背景不难发现其固有的局限性,即工具性,这也是传统墨学在近代只能风行一时,却未能生根发芽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不但是中国西周社会封建论的最早提出者,也是最早应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文化史,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学者。他对墨子和墨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评论,把我国“五·四”以来的“扬墨抑儒”的学术思潮,推进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认真深入研究他的墨学  相似文献   

12.
刘增丽 《天中学刊》2007,22(3):122-124
墨子教育思想的独特性涉及到实践教育、形式逻辑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墨学中的辩论技巧、实践方法、科学实验、创新精神等与近代科学有相似之处。墨子教育思想随着墨学的衰微而被忽略,其衰微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会通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基础,也是翻译会通的学术基础。严复的翻译运用了这种思想,使其译著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结合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与民众诉求,阐释严复以达旨为主要翻译策略的翻译会通思想的学术适用性。同时运用蒙娜·贝克的叙事学理论,力求论证翻译会通思想在现代的学术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自晚清以来,曾一度沦为"绝学"的先秦"显学"--墨学得以复兴,被树为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思想武器.梳理传统墨学在近代复兴的三个阶段,分析其复兴的社会、文化背景不难发现其固有的局限性,即工具性,这也是传统墨学在近代只能风行一时,却未能生根发芽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大同"学说是中国近代思想转型的关节点之一,近代以来,"大同"是传统儒学话语中为数不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语汇.近代几位思想家对"大同说"的重新阐释和褒举促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而在此过程中,"大同说"内在的思想重心却巧妙地完成了转换.从维系社会秩序和政治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期许变成了平等社会理想的实现,大同的重心从道德逐渐转向"人民".近代"大同说"在两方面实现了思想的转型:其一,大同思想本身的"境界"意涵转变为现代"权利"话语结构;其二,藉由大同思想的转型,中国近代社会也实现了历史意识的转型.因此,重新探析近代"大同说"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适应性问题,也有助于理解"大同说"在当下中国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封建社会“四部之学”到近代社会“七科之学”的转型 ,是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晚清“西学东渐”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着重探讨了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转型的进程及特点 ,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丛林中,李人的“大河小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中国第一部超长篇连续性现代历史小说,展现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最初转型,具有文学、史学等多重文化价值。本文就其小说中历史与小说的冲突谈其思想与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至今,世界上用英语书写的墨学研究的文章和论著,由墨学的宗教观到开始涉及墨学思想、历史的各个方面,其中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墨子"功利主义"的思想研究。墨子"功利主义"在英语世界流传和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哲学理论对于近代墨学复兴起了重要作用,而墨子及其学说本身的博大、精深、真善,是被不同时代、不同论者进行挖掘和解读其时代价值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墨学传统的总体论述并非很多、很透彻。本文就道德理想主义、实用理想、哲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墨学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文化传统的缺失、文化传统的断续的关系,从而认为墨学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并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