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文澜(1893~1969年),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1917年毕业于北大国学门,曾先后在南开、北大、北师大、河南大学任教,讲授国学。七·七事变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参加过新四军,1940年1月经刘少奇介绍来到延安,先后担任马列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等职,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学术生涯。他精心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人们主要的历史读物。此外,范文澜在经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面也有出色的建树…  相似文献   

2.
范文澜同志所著《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最早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巨作。全书体大思精,文字流畅,观点鲜明,历来为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所称道。 该书自一九四二年在延安初版以来,范老生前曾几次加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最近,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同志,作了一些校订,定名为《中国通史》,重新出版。 范老治学严谨,自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繁,如此巨作,加上范老  相似文献   

3.
范文澜字仲(?),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生平著述甚富,有《中国通史简编》一至四卷、《中国近代史》(上编)、《正史考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国佛教史》、《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多种。自北京大学毕业后,范文澜留校任蔡元培的私人秘书,那时毛泽东正在北大图书馆工作。不久,范文澜在北京大学任教、随后又到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校任教,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失掉与党的关系,于193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1月,范文澜带了30多箱书籍,从河南抗日根据地来到延安,主持中央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的工作,任主任,并与毛泽东相见交谈。  相似文献   

4.
范文澜是与郭沫若并称的老一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他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除了两部影响巨大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以及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的代表性论述之外,还因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探索经学,被誉为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学的开创者。以下我们先简要叙述他的经学研究历程,之后再进一步论述其经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代史学大师范文澜的一生是奉献于学术事业的一生。早在40年代初,他在延安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相《中国近代史》,被誉为最早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著的中国通史和近代史,对推动当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了一代学风。 范文澜生于1893年。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国学系。1926年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27年5月到北京。此后6年问即在北京大学和其他大学任教并从事著述。30年代初,他已先后编著《群经概论》、《文心雕龙注》等学术著作7种出版,享誉一时,是  相似文献   

6.
潘虹 《教育与职业》2015,(4):106-107
范文澜早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曾任蔡元培先生的私人秘书.民主革命时期,他参加五卅运动,积极投身民族救亡运动.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后,先后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华北大学副校长和北方大学校长等职,并主持编纂了《中国通史简编》.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史学研究和史学著作编纂工作之中,先后出版了多本史学专著,为我国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被时人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同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积极致力于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教育传播,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钱穆《国史大纲》在有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动因、主体等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历史的两种不同认识。《中国通史简编》强调经济基础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中国历史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不断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合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史大纲》则力图证明中国历史是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推动下,以士大夫阶层为领导,于和平的环境中以舒齐的步骤不断进步,有异于在斗争中凸显其活力的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历史认识的这种差异,一方面反映出其撰述者用以考察中国历史的指导思想有别,另一方面则折射出面对历史巨变人们所采取的应变对策的不同。《中国通史简编》第一次系统地说出了革命者对中国历史的全部看法,而《国史大纲》则更多地代表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危机所采取的应变策略。不难看出,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仅受制于其历史观,同时也与其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历史前途的憧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当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激励下 ,迸发出勃勃生机 ,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建设性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催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者们进一步深思和努力。(一 )中国通史研究的走向繁荣。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 4册已于19 79年出齐。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出到 4册后逝世 ,由蔡美彪等在新时期续写完宋到鸦片战争前的第 5至 10册 ,并以《中国通史》10卷本…  相似文献   

9.
1941年,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延安开始编写《中国通史简编》。一天,一位朋友去范文澜家中做客,看到他书桌上不仅摆放有历史方面的书籍,还有一本《全唐诗》,边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也是密密麻麻摘抄的唐诗。范文澜对朋友说:“这段时间,我的书中写到《中国文化》这一节,我准备通读《全唐诗》,还要求自己每天背上几首。”  相似文献   

10.
<正>吴泽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仅在原始社会史、殷商史和中国通史等领域辛勤耕耘,先后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版)、《中国历史简编》(重庆峨眉出版社,1945版)和《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上海棠棣出版社,1949版)等一系列重要的著作,为古史研究做出了  相似文献   

11.
范文澜同志病逝已经十年了。史学界的许多同志们、朋友们都在怀念着他。作为范老的助手和学生,我只是在解放后才在他领导下工作。对于范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活动事迹和学术上的多方面的成就,我都是所知甚少、甚浅,难以写出全面的介绍。所以,只能就我所直接听到的范老关于治学的一些论说,写几点个人的回忆和体会。体会是很粗浅的,未必尽合范老的本意。一专与通范老自1950年起,即从事《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原计划是对此书的延安版进行修订,但工作开展后,实际上已不再是  相似文献   

12.
《学子》2004,(8):42-42
1940年新春伊始,有位著名学者到了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他就是范文澜(中国历史学家,1893-1969)同志。范老一家三口人住在一所窑洞里,洞虽不大,但用途颇广,寝室、书房、客厅、餐厅和厨房全在里头。最里边支着一个大床铺,前面靠窗处用几块木板钉上四条木棍做成一个大案子,算是工作台兼餐桌了。桌后贴近墙壁处摆一个长方凳子,范老就坐在这个凳子上,开始了《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的写作。范老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晚上是没有电灯的,只有一盏小油灯,而且常常只能点蓖麻油,烟雾腾腾,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范老总是埋头在这昏黄的油灯光下写个不…  相似文献   

13.
范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对先秦历史作了科学的分析,在殷周社会性质、民族关系的融和与发展、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意识。随着考古事业的发达,出土物材料的增多,范澜的某些结论不免有偏颇之处,如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道家形成的时代等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张,强调不要照搬、照抄外国的理论,而要重视民族的史学遗产,要切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在他所主编的《中国通史·导论卷》中,他提出了诸多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创见,并尝试运用史学文献的资料阐述理论问题,这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是时代的记录,史学是时代的标志之一.在每个时代的成熟阶段,或者是在时代的转折阶段,都会产生代表这个时代的史学.在中国,《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国史大纲》、《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上册)、《中国思想通史》等,是不同时代因时而生的历史著作.在外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产生过一批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罗马李维的《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塔西佗的《编年史》;十七世纪启蒙时期伏尔泰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年代为什么说法不一?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年代,历来史书都语焉不详.现代的历史书,如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范文澜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吉林师大历史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都指出在汉武帝建元三年,即前138年.而新编《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和某些报刊论文,则写明在建元二年,即前139年.此外,有的书认为是建元二年应募,三年出使.也有的书又说是在建元三、四年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 ,我曾在师专历史系任职 ,和戴开柱同志曾有过几次会议上的接触 ,深感其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年青有为的史学新秀。近年来 ,我们未能见面 ,音讯亦无。日前 ,他托人带来了他的新著《吕振羽早期思想与实践研究》 ,我非常高兴。吕振羽 (190 0 - 1980 ) ,湖南邵阳人 ,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长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 ,他的《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民族简史》及其他学术著作 ,在中国以至世界史学界 ,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同时 ,吕振羽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范文澜继承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大大发展了"通"的意识,对通史编撰提出新的要求.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两句话是已故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的治学格言,它对我的学史、治史影响极大。商邱师专学报创刊,约我写点东西。苦思良久,无以为文,谨以此格言相赠,并略作解释。我是一九四五年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史地系学习的。在校学习期间,就读了范老的一些著作,如《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等。一九四八年,我帮助胡华同志编写中国近代革命史教材时,又认真研读了范老的《中国近代史》,并根据他的著  相似文献   

20.
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历史,通常叫做中国现代史。在这部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体系中,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下段。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纲要续篇·题记》中说:"这个时期历史也属于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