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伴随着民工潮,农民工犯罪上涨趋势非常明显,社会对之非常关注。介绍农民工犯罪的若干问题,对当前农民工的犯罪进行分析,为农民工犯罪的预防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因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诸多特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希望成为城市的正式成员,但社会却还没有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要在于社会的不公正、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以及社会性歧视等。预防和控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应在充分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社会地位、犯罪原因的基础上,从铲除诱发其犯罪的根源和土壤着手。  相似文献   

3.
大批量的农民的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容易引发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最为突出是关于农民工子女的犯罪问题。重视这类群体的犯罪现象,不仅对农民工子女自身,更是对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攻击行为是犯罪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故试图以农民工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依据,探究农民工犯罪的深层原因,从而为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攻击行为提供策略和犯罪问题提供依据,希望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为未来农民工犯罪预防和控制找准落脚点。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内隐攻击性用IAT测量,外显攻击性用自陈量表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群体在内隐层面比非农民工群体存在对攻击性更强的偏好。(2)农民工群体两种问卷总分都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在攻击问卷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也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权益时而产生的犯罪。法律使用成本过高、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导致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客观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这种犯罪发生的主观原因。只有不断健全民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救济渠道,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城市对农民工而言,犹如"围城",其便利性、优越性吸引农民工主动进城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其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又逼迫农民工"逃离"城市。农民工贩毒问题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差别发展的自我纠偏与调节。城乡差别严重到一定程度,将不仅是诸如涉毒等工具性犯罪事件频发,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由于难以适应这种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有部分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探寻犯罪人自身的表层原因外,研究这种犯罪现象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控制犯罪方法才是科学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凸显出来。由于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决定,他们无法过多地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使得其子女行为易出现偏差甚至犯罪,成为城市治安的隐患。如何以社区为平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笔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犯罪,第二代农民工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掠财性犯罪增多并呈现蔓延态势;二是共同犯罪比例高,团伙作案、连续作案较为突出;三是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所谓农民工二代,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或者曾是"留守儿童",或者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他们的"城市梦"比父辈更执著,大多数人不愿意在结束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涯后回乡务农。在竞争激烈、充满压力和诱惑的城市中,强烈的失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中的农民工频频以犯罪人身份出现在报纸传媒。其中,农民工因贫穷而努力求生存过程中实施的"无奈之恶"类案件,改变了社会对罪犯的同情必然少于对受害人的同情的思维定式,舆论倾向于更多地同情实施"无奈之恶"的农民工被告人。通过犯罪互动理论分析该类案件的加害—被害关系,探索法官审理该类案件时实现中立和公允的法律途径,在法意与民意之间取得衡平。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在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内容,实现由"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在城市谋求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宏观层面的制度型社会资本、中观层面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微观层面的私人型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由此引发的"自救式犯罪"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政府对用人单位的监管职能,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降低农民工公力救济的维权成本,从而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据统计,2016年外出务工农民数量达到了28171万,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已经为人父母,这也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迫于现实问题而与子女分离,这些子女交由农民工的父母、亲戚看管,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同时,因留守儿童导致的犯罪问题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收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出发,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原因,找出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特点,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市民化涉及社会结构的构成模式转变,有效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庞大的农民进城务工队伍出现,农民工问题成为新的难点问题.因群体规模庞大、素质参差不齐、就业行业复杂等因素,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将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从社会融入的视角分析制约农民工城市融合住房问题的制约因素和困境,进而探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以及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促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势在必行.以往研究多将农民工看作是一个整体,侧重用户籍改革的办法来促进其社会融合.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需求是不同的,且户籍改革牵涉太多,因此,逐步剥离户籍背后的利益,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体质健康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本文认为,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引导农民工家庭重视子女体质健康,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建设,加强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安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角色的转换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角色意识活动来表征其意义的.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民工的调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角色转换的内涵入手,对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探讨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诱因.从弗洛伊德的人的个性理论深刻分析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主观诱因即生理诱因和心理诱因.从犯罪学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客观诱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诱因;同时,分析了各类不同诱因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特点.从社会控制理论提出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控制和防范的途径即家庭教育途径、学校教育途径和社会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社会和谐的要求,客观分析农民工的现实状况,阐述了农民工教育对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而探索开展农民工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期农民安康,社会稳定、和谐目标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农民工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而如果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不能融合,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生活.所以处理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