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红楼梦》一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出色的侍女形象,鸳鸯、平儿、袭人、紫鹃这个"四大丫鬟"小群体更是尤为突出。四位侍女都是主人身边的心腹,得主人看重,都能被赞一声"忠心无二",不过她们的忠心却各有不同。文章将她们分为四类,分析了她们为何表现为这几种类型,并点出其所作所为对自身在主人心中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班昭<女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前期小说主要是"自我小说",所塑造的"自我形象"虽然表征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与"他人"的相互"注视"中,生存处境在"自我"的感受中被极限化.由此,"自我"在爱欲、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我实现与生死抉择的多个层面被撕碎,同时又被拼接.其精神内质的复杂性,可视为"五四"落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般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精讲 精讲主要是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邓小平理论"时,我首先找了一位同学唱了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完后叫大家说说,这首歌词中的"一位老人"是指谁?"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是指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是指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讨论,纷纷举手发言--"一位老人"是指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提出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是指划定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毛泽东"知"与"行"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哲学家.孙中山哲学思想中的不少合理因素,被毛泽东继承和发展,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文章试从两人的"知行思想"入手,对其作初步地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差生"不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被他提到的一位叫费加的学生"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差生".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社会,如何才能牵引着它向着健康、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级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以怎样的角色介入,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班主任应是融集班级形象的塑造者、班级管理的决策者、班级活动的参与者、班级矛盾的协调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于一体,这即是本人提出的班主任应树立的"五位一体"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8.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演绎着,并被赋予着新的情感.苏童的新长篇小说<碧奴>是根据中国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家改变过去自己笔下女性形象的颓废色彩,塑造了一个善良、忠贞的女主人公碧奴形象.古典传说故事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一种新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职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学都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师资培训不及时、学生学习不适应等诸多现状,难以满足企业里对实习生要求"上手快、兴趣高、素质硬"等要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设想和改革,以"技能为本位、任务为引领"的思路来塑造企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一位79岁的老人,膝下无子,却有数十名学子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一位清贫的教师,收入微薄,却让上百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一位平凡的人,50余年来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就是国家民政部、劳动部等6部委颁发的"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获得者,被评为"2005年感动上饶十大人物"的万年县青云中学共产党员、退休教师何子策.  相似文献   

11.
李春平的官场小说与"权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陕军"的新生代中,李春平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使他在全国文坛声名日隆.新作长篇小说<步步高>着重表现了执政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这一主题,出色地塑造了一位富有执政智慧的现代领导者形象,而小说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首先提出了"权力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各个角度和层面的艺术表现.这部小说似已引发了新一轮的官场小说热.  相似文献   

12.
"灰姑娘一形象历来被许多作家和读者喜欢.本文论述的正是海岩小说中"灰姑娘"形象的塑造.首先简述海岩作品的全貌及其创作追求,从而引出对海岩作品受欢迎原因和魅力所在的探讨,然后再对"灰姑娘"形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在海岩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美"是音乐课堂的主要特征,"美"的音乐课堂需要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但笔者以为,其中"美"的音乐教师是关键,"美"的音乐课堂需要"美"的音乐教师来塑造. 一、美的人格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熏陶与感化、引领与启迪.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与兴趣的浓厚,也往往来自对教师的爱戴与尊重.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旧课程的演进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学生往往充当"被塑造者",强调的是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因而在原先的课程资源定位中,学生往往只是作为"接受者"沉默在"被课程资源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5.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撤出去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仍然保留在初中语文教材之中. 这篇作品,实在是散文中的极品佳作.那常读常新的文意、文趣,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其中对于三味书屋的描写不仅是了解鲁迅的早年学习生活最生动鲜活的文字材料,而且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角度来说,也具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意义.在鲁迅的笔下,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当年那一种古老中国浓重的教育氛围: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严肃指教和严厉监督之下,学子要读被指定的书.对"怪哉"这类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而且在脸上还要带着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但他的诗界革命的综合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诗界",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黄遵宪的大使参赞工作便于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别国变法成功之经验,唤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欲望,以"诗界革命"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革命成为黄遵宪人生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既是一位觉悟很早,自觉程度很高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师夷长以制夷"积极尝试者,还是一位兴教育、开民智的主动实施者.他的"诗界革命"几乎包涵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有的进步因子,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次预演."诗界革命"以及围绕诗界革命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渠道和措施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差生"辩     
报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我国现有的学生中,被列为"差生"的有5000万人. 我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5000万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口数,或7个瑞士、10个挪威的人口数.我国现有学生3亿人,5000万"差生"不就是6名学生中就有一位吗?中国人并不笨,能有那么多"差生"吗?  相似文献   

19.
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位患有"迫害症"的狂人形象,契诃夫创作于1892年的小说《第六病室》塑造了一位患有"被虐症"的疯子形象。两位作者生活的年代与国家虽然不同,但基于相似的社会背景却塑造出了相似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教书育人,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是教育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可由于社会变迁、家庭、学校教育失衡及学生心理、生理失调等原因,有一部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被一些教师打人另类,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他们有的行为习惯差,有的纪律差,有的学习差,也有的几者兼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