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一项被世界人民公认的璀璨多彩的明珠,但基层中学里习练传统武术的学生,在高考中并没有优势。文章从提高踢腿速度、加强双肩柔软练习、掌握抡臂规则、控制腾空飞脚击响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掌握好武术套路,勤学苦练,就能突破高考武术之难的大关。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掌握教学中的难点,促进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武术健身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讲述了武术教学的状况,对武术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了采用想象教学法进行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4.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以各种拳术、器械套路的演练为中心的体育活动。通过套路的演练来品评武术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武术套路是由武术基本技术连续起来组成的。但武术套路的结构并不是武术基本动作的简单总合,而是有它一定的编排原则和方法的。套路的编排直接影响着武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一、依照教学顺序进行编排编排套路时的动作选择,一般是由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新的套路编排又不脱离原有套路的基础,也不停留在原有套路水平上。编排初学者成套动作时,要考虑到为全面掌握基本动作打好基础,并在掌握基本动作过程中丰富套路。因此套路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的"慎独"语境中,中国武术的发轫与提撕无疑使"慎独"思想更具独特韵味。其中,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武术之"练"因受到"慎独"的引申而开拓出了广阔的论域空间。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武术之"练"由简单的"内练"与"外练"之别演变为"招熟-懂劲-神明"的逻辑架构。由此,我们认为,对"招熟"之"精"与"通"的追问需要武术人具有"自省自明"的体认之知;对"懂劲"之"辩"与"证"的追问需要具有"慎之又慎"的度己之知;对"神明"之"敬"与"养"的追问需要具有"诚之又诚"的戒惧之知。三维度之间须臾不可分离,共同建构起了武术之"练"与"慎独"的内在逻辑。从实践智慧来看,武术人唯有做到直觉之知的默会体认与向道而思的逆觉体证,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练"之"道枢",从而达致"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以来,武术的被分解,使武术越来越"貌合神离",使武术离"武德"越来越远。基于北京首届世界武博会思考武术的发展。同为搏击类竞技项目,武术却以套路和散打分项进行比赛。武术如何"以武会友,以搏励志"和"以武求道"?武术既要"文化化",还要"简单化",方为正途。掘深武术传承之路,拳种方式传习武术,太极拳种示范效应,良好模式带动发展;拓宽武术推广之径,推动太极推手入奥,技术和规则"标准化",修身养性追求武道。"文化化"掘深武术传承之路带动"简单化"拓宽武术推广之径,"简单化"拓宽武术推广之径促进"文化化"掘深武术传承之路,这是武术发展的辩证之道。  相似文献   

8.
“发而皆中节”是指武术功夫无过不及的身体权变能力或境界,这需要经历合规矩的习拳规之 “中”、用规矩的查拳理之“中”、脱规矩的现主体之“中”的习拳历程。武术功夫习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而皆中节”的创新传承与实践,武术功夫习练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合文化规矩之“中”与合自我天赋天性之“中”的功夫技艺中实现身心改变并生成身体主体,身体能力成为武术主体自我确证的依据,这是武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也是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当将语言的运用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和情景变量的折射的时候,就可称之为“话语”。话语的指向是一种事件,一种实践行为,武术传播问题可从话语理论出发进行研究。对此,本文采用文本语境分析法,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武术传播的目标、话语、方式三个维度进行探讨。认为:1)武术传播话语实践目标为:掌握和增强中国武术话语权和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受众认同;2)武术传播话语空间内,武术传播话语内容呈现出:“事实失真”、“未表达武术文化精髓”、“众说纷纭、认同焦虑”的特征;3)武术传播应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坚持武术文化主体性,并积极引导公众表达,提高受众信息识别力,逐步形成武术认同,明确武术传播话语立场;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武术传播应借助网络媒体之力,构建独特话语方式,并以继承和借鉴为基础,转换和创新原有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武术美可分为感官之美、认知之美及体验之关三个层次。武术应充分利用其美学的商业化优势,以感官之美的武术动作来改良现有各类武术著作及竞赛活动,以培养习武者的兴趣,却后臻至认知之美及体验之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是完美之武术运动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超验心的彰显。该文认为,正是对超验心的共同崇尚和对超验心之彰显的共同关注,使武术与儒家得以深层次的思想会通。  相似文献   

12.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早期所作的一篇关于探讨"体育"的文章,其中折射了青年毛泽东的"体育"理念.同时更蕴含了青年毛泽东的武术观念.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年毛泽东的武术理念进行探讨,认为:<体育之研究>中充分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对武术的价值观念,包括:一,武术的强身健体之价值;二,武术在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13.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弘扬民族体育重视高校武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武术发扬光大.然而,就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对武术重视不足的问题来看,武术大有被冷落之势.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三个建设"的观点,即建设一条顺达的习武通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武术师资队伍,建立一个武术科学研究中心,以期实现弘扬光大武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 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同时也获得了政治、教育、文化的时代动因。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权力、环境中,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精英、社会组织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联动机制,在推行武术教育中发挥着协同作用。给予新时代推行武术教育的启示:推行武术教育应契合政治、教育、文化等时代动因;强化学校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联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局面。 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教育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认知训练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认知训练法与常规教学两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正确掌握所学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归纳推理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促使中学生正确理解动作,加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要充分利用理论教学,合理的教材,简练、准确、生动正确地语言教学进行讲解、启发和提示,使中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不仅是枯燥无味的内容层面,从而提高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武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的成败,因此要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武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中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校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是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终身健身的主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结合多年的武术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分析与归纳武术教学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就如何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一些见解,对推动学生掌握终生健身手段,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武术文化产生和结合的历史背景,探讨我国武术文哲思想的特征,认为:古代武举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日益成熟是武术与文化结合的重要历史背景。武术文哲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阴阳转化技击之道的功法观;内外合一自然之理的修炼观;仁爱宽大忠恕之心的德行观。同时认为武术自身学科理论的建设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赋有深厚传统文哲思想的武术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