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的术语中有一个“大我”、“小我”的说法,意思是:社会是“大我”,集体是“大我”,个人是“小我”。集体是大的,社会是大的,个人是小的。  相似文献   

2.
卢望军 《班主任》2014,(6):8-12
正如果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那么教育的理想便是为了理想的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好公民的教育。理性而理智的理想公民,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基石,更是健全并保证这个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一块一块基石的成型,除了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力,学校教育也是举足轻重的一环。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自己做一个好公民;我的工作过程,逐渐把我自己塑造成一个好公民;而我的工作内容,便是尽可能地培养更多好公民。从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 ,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 ,将会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使学生明白自身的社会价值 ,逐步懂得并学会为社会服务和奉献。课文《我选我》正是通过描写王宁自告奋勇选自己做劳动委员 ,为大家服务的经过 ,通过朴实、形象的语言 ,向我们展示了王宁小朋友美好的内心世界。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 ,感受王宁的美好心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过程。一、紧扣题目 ,导入全文课文的题目“我选我”是王宁同学美好心灵的展示 ,也是课文内容的概括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巨婴     
池慧 《大学生》2014,(7):38-39
正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我一表哥大学毕业后一天到晚就知道看那些虚假的网络小说,貌似寻找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中他就是一实实在在的啃老族,而且人情世故也不懂,我应该怎么样才帮助他呢?"作为曾在寻找寄托的泥沼中挣扎的亲历者,我来谈谈我的故事。本人女,28岁,单身,自由职业者。上大学的时候,挂掉了三科专业课,就为了打穿一个wow(魔兽世界)副本。毕业前我去找了心理医生。她让我明白:我没疯,也没病。你说你的表哥是个啃老族,一天到晚在家看网络小说。拒绝工作或者出去接触社会。我也曾经如此,  相似文献   

5.
正8月8日晴我叫黎策,再过几个月我就八周岁了。我有两个家,一个在温岭,因为妈妈在温岭上班,我就跟着她一起生活、上学;一个在杭州,那是我真正的家,因为爸爸的工作在杭州,为了来看我,他总是周六下午来,周日中午就要匆匆赶回去了。爸爸说:"儿子,我总是在路上!""妈妈,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6.
甯刚 《今日教育》2006,(7S):26-27
提到不久将至的暑假,心中总是有两种情绪萦绕,一是彷徨,一是迷茫。我所在的学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平日里教师的工作比较繁忙,面对社会大环境下的竞争压力,工作期间是难以真正获得轻松自在的。每至暑假前夕,总会不自觉地盘点“我”这学年来在工作上的进步是大是小.  相似文献   

7.
我说.大哥你让着我点行不。别老为了争一道题.就把桌子一拍、眼睛一瞪、眉毛一横、手指一指、大声一哼:“我这保对!”弄得我活像一只八百年之内不敢再探头的缩头乌龟。你说谁对谁错,不是我俩说了算的,是答案耶!瞪我有啥用,我脸上又没有答案.有的话.你也不会和我吵了。  相似文献   

8.
1我已经不只一次发现她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了。她是这个地方的清洁工,每天要做的就是将这片街清扫干净。因为这条街行人非常集中,路中心还有一条总是聚集着商贩和乞丐的天桥通道,所以她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多,很多时候,我都会看到她脸上写满疲倦与不满。以她这样的地位,为了找到一个平衡点,估计也就只配来嘲笑鄙夷我了,因为我现在做的事,说好听点是在街头卖唱,说得露骨些,就是一个要饭的。  相似文献   

9.
何琦 《课外阅读》2011,(1):175-175
我所工作的单位——创新学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所接纳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其教育,较之其他儿童,更具难度,更具挑战性。我们学校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大环境,赢得社会的认可,推行了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包生”制度。“我”作为一名任课老师,也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包生老师”。  相似文献   

10.
别看我年纪小,我是爷爷的掌中宝。瞧我这衣服,爷爷给买的;看我这书包,爷爷给买的;瞅我这鞋,爷爷给买的。别笑啊,爷爷年纪大了,喜欢唐装,我穿成这样是为了让爷爷开心嘛。  相似文献   

11.
《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是20世纪90年代描绘新泽西战后历史和人民生活的小说三部曲之一。小说中大量独白的引用揭示了身份建构中社会之我和私人之我关系的哲学问题。作者通过对认知局限性和自我改造可能性的探索驳斥了二元论,也质疑了一元论,提出"友情"在调和社会之我和私人之我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既超越了一元论也超越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12.
哈佛求学的时光我高中是在长岛一家公立学校度过的,我们学校的女生都拿着Prada包,烫直了头发,而她们的口音,是我这个9岁从外地搬来的女孩为了融入而一直在模仿的。当时互联网刚兴起,同学都不太在意我演员的身份,我在学校出名是因为我的背包比我的人还大,而且我满手都是修正液,因为我不喜欢笔记本上出现画掉的痕迹。毕业年册中我被评为  相似文献   

13.
李兴海 《家长》2013,(8):1-1
孩子再一次把得奖的作文递到我的手里,题目是《我的爸爸》。 写这篇文章之前,他向我提出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我的职业有些特殊,因此,他根本不明白我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目的。譬如,当老师是为了教书育人,有事先排好的课表和固定的工作时间;当工人是为了企业生产,也有事先安排好的生产任务和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可我写文章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时候上班,又什么时候下班?  相似文献   

14.
正才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班上的李老师,有什么悄悄话呀,开心事呀都爱给她讲。我就很纳闷了,是我工作不够努力吗,还是因为我是新来的呢?我把心结告诉了李老师,她告诉我说:"其实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穿着漂亮、时尚、颜色鲜艳的老师。"看看自己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穿衣风格,随性而自在,太朴素了。再看看李老师端庄典雅、落落大方,怪不得那么受小朋友欢迎。为了拉近和小朋友的距离,尽快和他们打成一  相似文献   

15.
贺金山  付欢 《现代语文》2014,(3):121-124
外宣翻译是外宣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探索出符合中国外宣翻译的方法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目前"内外有别"的原则在外宣翻译界深入人心。不过为了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有些学者也提出外宣翻译应"以我为准"。我们认为应将外宣翻译的"内外有别"和"以我为准"结合起来,而非割裂开来,才能使外宣效果最大化——既不影响受众对译文信息的接受,又能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米德自我概念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米德自我概念的分析入手,剖析了米德自我概念的视角:从米德的一系列阐述不难知道,米德始终把自我放在社会中——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社会发展性;他时刻不忘作为主我的自我和作为客我的自我之间的符号互动性;他在肯定“概化他人”的自我的作用时,对主我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给予了厚望。当然,米德的自我概念上有许多不足,这正好为后人对自我概念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我的外公是个老头。我问妈妈:"外公为什么这么老?"妈妈说:"外公他要先有一个小女儿,把小女儿养大。等小女儿长大,小女儿又有了一个小小女儿,他才能成为外公。因为等的时间太久了,所以他就变老了!"原来,外公是为了做我的外公,才这么老的呀!我的外公很厉害,他无所不能。他会盖房子。走在街上,妈妈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是鱼缸,母亲是水,我和弟弟是在盛满水的鱼缸中畅游的两条小金鱼。鱼缸·水鱼缸中少了水会失去它的生机,水离开了鱼缸终究会干涸,我的父亲母亲是怎样的相遇相知相爱我并不太清楚,只是偶尔去翻翻收在抽屉里那些泛黄的照片,会发现他们年轻时一个英俊潇洒,一个亭亭玉立,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岁月不饶人,如今的他们都已不再年轻。工作的忙碌,家庭的操劳让皱纹悄悄地爬上了脸颊,白发默默地揉进了乌发。长年分居两地的他们,在两座不同的城市为了子女们努力打拼着,不管有  相似文献   

19.
画家爷爷     
我的爸爸有一个马来西亚的画家朋友,他叫叶逢仪,是马来西亚著名的画家,我叫他画家爷爷。去年12月,画家爷爷来蒙自举办画展,我第一次见到了画家爷爷。爷爷有七十多岁了,看上去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爸爸告诉我,爷爷不仅是大画家,还是插花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20.
<正>我讨厌夏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毕业那年的六月,空气炙热,气氛压抑。分离,工作,现实……一下子把我打入地狱,我的大学生活就那么猝不及防地结束了。同样让我猝不及防的,还有她。我称她为蘑菇姑娘,是因为姑娘留着一头可爱的蘑菇头,表面看起来是那种温暾的人,但四年来所做的每件事都很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