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构建学生和谐的精神家园的极其重要的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学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够新颖,教学内容陈旧。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的作用,必须合理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选用优质教材,弃除《大学语文》教材的陈旧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面对高校《大学语文》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学语文》的执教者必须妥善处理文本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间的关系。要立足文本内容,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炼教材内容,变教材为学生的“学本”;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如此,才有可能实现三种内容的和谐、统一,形成教学合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以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高职《大学语文》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为立足点,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理工院校已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如何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文章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立足点,要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人文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常民强 《文教资料》2012,(14):65-66
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反思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存在目标定位不一、教学理念不明等诸多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这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上,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使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美感及文化因素,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始终,立足"精神成人"教育,最终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并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围绕"和谐"教育,从系统与专题、精讲与泛读、知识与精神等方面切入,大学语文教学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兼具关注学生精神成人和实用性的特征,本文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探索大学语文的专题式教学,有效贯彻"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要义"的理念、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协调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8.
以数据库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促进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转型,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方式,以实现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理念。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边缘化,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倦《大学语文》的学习。只有坚持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才能使《大学语文》为学生所乐学,并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也才能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找到新的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高专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完美地落实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高专教育特点,实施适应学生心理、课程结构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创新,是每个高专《大学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高专《大学语文》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定位,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以语文理论为纲、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理念。以文学史、阅读、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基础理论为核心,将实例剖析、能力训练、素质拓展三个部分联系起来,使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相结合,构建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媒体构建大学语文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在新媒体学习共同体语境下,大学语文教学应主动变革,改革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作为一种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还应当采取切实举措,主动利用新媒体建构大学语文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写作》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欣赏,学生听《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能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应用写作》重在实用性,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种的一些写作模式,属条条框框的内容,与《大学语文》比较起来,其枯燥程度不言而喻。另外,《大学语文》课上学生用耳多,动手少;而《应用写作》课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非常之多,此种动手并非如计算机操作那样为学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写作》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欣赏,学生听《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能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应用写作》重在实用性,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种的一些写作模式,属条条框框的内容,与《大学语文》比较起来,其枯燥程度不言而喻。另外,《大学语文》课上学生用耳多,动手少;而《应用写作》课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非常之多,此种动手并非如计算机操作那样为学生所喜爱。所以,要上好《应用写作》课并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将这门枯燥的课讲得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感兴趣呢?下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思维方法、培养审美意识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新策略,为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建明 《文教资料》2010,(31):44-47
隐性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广,本文作者主要就《大学语文》中的隐性课程因素谈一些看法。教师首先要重视《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因素,通过努力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因素,可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要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隐性课程,主要是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课外教学活动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构建实践性隐性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构建"和谐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基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于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建立一个课内外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周妮 《文教资料》2009,(27):68-70
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学习信心,营造平等和谐学习氛围.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重新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的现实任务,实施挫折教育是高校实现和谐校园的需要。大学生常常在学习、人际、情感、意志等方面遭遇挫折,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素质教育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语文》课自身的要求。为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中间状态的学生发展,帮助差等生进步。同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制度和考试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