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判决书的相关理论问题并不复杂,而将民事判决书改革与民事法律关系相联系,则是审视民事判决书的一个重要视角.如何从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认识民事法律关系对民事判决书的决定作用和民事判决书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反作用,理性、科学地设计民事判决书,对正在进行的民事判决书改革,乃至对于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民事判决书的内容要素的考察,比较了两大法系判决书的不同风格,从我国大陆民事判决书的基本要素出发,指出了我国民事判决书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行行政判决书样式由于其制度、法律层面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行政判决书改革应该遵循判决书的固有规律,以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从立法上对行政判决书进行必要规范,从制度层面重构行政判决书的结构模式,并注意借鉴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文书结构、诉辩内容、证据写作、判决理由等方面提出完整而具体的制作要求,以体现行政判决书的基本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言语行为在一审民事判决书法庭意见中的运用及其对实现民事判决书目的的作用。全文以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法庭意见部分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定数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语句按照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归类,并展示了各类言语行为在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分析了其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断言、宣告、指令和承诺四类言语行为在一审民事判决书这种司法语篇中的确大量存在,且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判决书定纷止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路洋 《语文知识》2010,(2):42-45
法治社会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生活纠纷,而民事判决书是法律意志的体现。因此,本文运用Martin的语篇分析理论对民事判决书进行了基于语篇层面的评价、概念、联结、识别和篇章格律五个维度的分析,揭示建构中国民事判决书语义的语言资源。  相似文献   

6.
判决书作为极其重要的公开性审判书,制作时对语言的规范性有极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实践中裁判书语言运用背离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民事判决书,其制作的不规范现象极为突出,极大地影响了书的质量。本主要从词汇的标准化、语篇方式的书面化、句意的严谨性等方面探讨民事判决书语言运用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出卖法院判决书”事件入手,引入对我国民事执行问题的再关注。笔者认为对我国民事执行权进行准确定位是解决社会关注的民事“执行难”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民事保全制度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在民事诉讼法中完善行为保全制度具有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立法,阐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发展进程中,对进一步完善行为保全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杨毅 《当代电大》2002,(1):55-57
20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 ,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 ,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 ,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 ,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 )首部。应依次写明 :(1 )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 ,应居中分两行书写。(2 )案号。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 ,即 (×××× )×民初字第××号。(3)诉讼双方的基…  相似文献   

10.
判决书转让现象之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书是法院对当事人民事纠纷的确权性处理,是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权益的终局性裁决,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出现在报刊新闻中的判决书买卖现象却让人大为不解,对此社会各界也颇有不同看法,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持己见,意见的不同令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与美国司法程序一样,美国对人管辖权应当是公平、统一以及具有可预测性,并要求平等对待原被告双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戴姆勒案引起了美国学界的广泛讨论。该案缩小了法院长臂管辖权的范围,不仅没有厘清法院先前在固特异案中确立的"实质在家"标准的含义,而且在意图缩小一般管辖权的范围时也忽视了美国民事管辖传统原则"公平与实质正义"。从戴姆勒案判例分析来看,目前美国法院一般管辖权收缩倾向的出现则更多地侧重于经济和政策考量而非法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管辖是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制度 ,在现行法律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下 ,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协议管辖与管辖权转移的效力冲突、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缺陷等。对此需从立法上加以完善 ,以促使民事诉讼追求的终极目的———司法程序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民事管辖权制度进行了论述评析,然后结合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事习惯具有软性特征,更利于定纷止争,实现司法和谐。民事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启动有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个路径。具体的运用中,要区分调解和裁判两个不同的运行路径,并要注意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事案件“执行难”已是司法进程的一大困扰。对此,司法实践将民事执行调解作为执行形式之一。然该执行手段仍未得到立法上的承认。从理论原理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存在其可能性;从其确立意义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备必要性;从司法实践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有可行性。故将民事执行调解纳入立法规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明示选择的方式是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有效方式;默示管辖协议实为法院据于最密切联系原则而实施的一种推定权,默认规则不宜适用于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中,以此不能推定协议管辖成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公正越来越被强调,民事诉讼程序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在这些程序制度的建设中,审前程序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在此方面,美国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更是被各国所借鉴。其诉答程序、证据开示程序、审前会议制度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各个民法基本原则间是相互协调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基本原则间也存在冲突的情形,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法理学家、民法学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归纳出协调民法基本原则的冲突存在可能的三种途径。通过科学的立法安排、司法实践中法益衡量及程序制度的重构等多种途径,探索符合我国法律传统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绝对的规则导致绝对的专制,司法裁判只有打上正义的烙印才能被信仰和遵从。在法治进程深入推进,民权意义不断增强的年代里,过分强调形式推理会损害司法的根基。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刑事司法一味追求司法的形式公平,造成了法官思维与公众正义的摩擦和对撞。刑法的安定性和正当性之间的紧张关系,需要通过实质推理来消灭,刑事司法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实质推理为必要调剂,克服矫枉过正的司法积弊,让公平正义在具体的案件中得到实现。在揭示形式主义推理危害的基础上,对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关系重新思考和定位,并就推动实质理性的构建作了环境、机制和节点层面的探讨,以期有助于改善当下的司法风气。  相似文献   

20.
法治社会呼唤司法公正,回避制度对保障司法公正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消除当事人疑虑,《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均作了若干规定。但从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回避制度依然有待完善.从回避的对象、理由、程序及法律责任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