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耀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5)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误差,教科书中举了六段位移的情况,但在实际运用时,不一定恰好是六段位移,有时是四段位移,有时是七段或八段,这时是否应求几个加速度然后求平均值呢?学生不知如何处理。因此,笔者在多年辅导实践中,总结出了运用逐差法的一般公式和简便公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和许多教学参考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都提出了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认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要对纸带进行有效处理,通常采用将打点纸带分成若干段,分别进行长度测量后, 相似文献
3.
4.
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出发,从一般的情况入手,对它们做恰当的数学处理就可以构造出一系列的等差数列,它与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具体值的大小无关,事实上也与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无关。但是当仅考虑具体问题的计算时,所得的值是依赖于初速度和加速度的。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物理实验。我们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通常利用到了逐差法求得纸带的运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7.
物理图象是物理学研究及解题“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还可以恰当地表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用图象法解物理题不但迅速、直观,还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无图不物理,图象在各种考试卷中都在大量使用,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对图象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围绕“图象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彭连焕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2,31(10):34-34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a.笔者认为 ,与“逐差法”相比 ,“一分为二法”更具优越性 .一、回顾“逐差法”的由来我们结合图 1所示纸带来说明 ,其中 s1,s2 ,… ,s6分别是实验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 T内的位移 ,由教材第二章第 1 1题的结论易知 :图 1Δs=s2 - s1=s3 - s2 =… =s6- s5=a T2 ,1a1=s2 - s1T2 ,a2 =s3 - s2T2 ,… ,a5=s6- s5T2 ,2再求 5个 a的平均值 ,则a=a1 a2 a3 a4 a55=s6- s15T2 .表面看来 ,由 2式计算加速度 a1,a2 ,… ,a5时 ,s1,s2 ,… ,s6各个实验数据都用到了… 相似文献
1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是通过点A(0,u0),斜率为加速度α的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利用速度图像,可以方便地求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主要公式: 相似文献
15.
图像是一种语言,是表示规律的一种方法 ,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手段。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运动模型,本文试图运用V-t图像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归纳为一个运动、两个基本式、三个推导式、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其题型灵活多变,解题途经、解题方法也较多,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7.
张敬德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6)
贵刊2008年第10期“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一文提到逐差法求加速度存在弊端,笔者以为作者没有认识逐差法减小误差的实质,文中有两处不妥: 相似文献
18.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仙顺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10):28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19.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的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包括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这一章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注意多积累、多发现,图像法、比例法、逆向转换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