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自语与英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语法等方面)异同之对比,分析母语干扰白族学生英语学习,包括语音干扰、语序干扰等。提出一些针对白族学生英语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有诸多差别,故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干扰较为明显、错误频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词义和表达等容易产生干扰的几方面分析、比较,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克服母语干扰.  相似文献   

3.
解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它们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表达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从词汇、句子层面分析归纳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4.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有诸多差别,故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干扰较为明显、错误频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词义和表达等容易产生干扰的几方面分析、比较,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克服母语干扰.  相似文献   

5.
母语干扰的确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这点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尤其明显。中国高中生在用英语写作的时候,母语负迁移现象严重,常常写出不合乎语言规范的中国式英语,造成阅读者的困惑和不解。通过大量的错误例证,本文作者从词汇、句法和文化等方面对母语干扰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弄清母语干扰的原因,找出应对之策,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大部分来自母语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造句方式、语序和习俗文化等方面差异来探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以帮助学习者学习准确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7.
吴小忠  孙卓人 《华章》2007,(9):85-85
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写作的心理障碍、来自于母语的干扰,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要学好英语写作,必须摒弃错误的观念,通过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大量的练习排除汉语的干扰.本文旨在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英语写作的心理障碍,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学英语母语对外语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的。母语总是顽强地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中国人讲英语,一般都不同程度带有"汉语味",这个自不必说。汉语在其它层次上,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各个方面的诸多特征,老是被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要不断排除母语干扰、把侵入和渗透到所学英语知识中的汉语成分"排挤"掉,使我们的表达尽可能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说话接近。对于汉语思维对母语干扰的错误,我们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桂俊玲  涂小红 《英语辅导》2010,(1):140-141,156
汉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本文从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中国文化以及汉语语言特征的干扰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因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客家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根深蒂固的客家话思维定势不可避免地干扰大学英语学习中有限的英语思维。借助客家话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避免中文式英语产生。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的名词后缀有“边、面、首、头、儿、巴、家、每(们)、的、子、者”等11个,表方位和人事;除名词、代词之外,还能和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其词组结合,并使其语法化为名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除了中性之外,褒贬兼备,喜笑怒骂、谦恭敬重、哀婉爱怜,无所不有。总之,其是近代汉语名词后缀的集大成者,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论"的本体观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体现在历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语法词汇为本"和"阅读为本"的教学偏差。个中原因错综复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部分专家学者的坚守,也有学生水平的局限,更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拨。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从共核英语教学的"基础论"走向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论",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1+N"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旨在以"素质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摒弃单纯的"学科本位",真正按照学生的岗位需求来设置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对接。采用项目化、模块化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引入RICH课程改革理念,结合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不断调整教学项目设计和思路,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晓芳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3):85-87,106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密切相关。《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未来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法课堂上习得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以《英语教学法教程》“Unit3 Lesson Planning”为例,就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习得任务型教学法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尽量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用多种活泼、有效的形式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分析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包天仁教授提出的"四位一体"教学法,论述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基于"四位一体"的"双基"口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督促学生记忆单词”与“课文解析”教学法不能完成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有效掌握英语学科基础知识,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应从“教学中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这两大方面入手,分析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产生于应对高考复习,效果良好。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亟待加强的局面,考虑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的理论及其理论依据来考察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解决“新哑巴英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别琴英语“(Pidgin English)和“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产物.本文试从历史以及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百年历程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就英语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