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英 《小学生》2010,(2):46-47
学习数学是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产生、发展、巩固和应用,都应该强调人人参与。一堂课,如果不是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而是只有几个优生或一部分学生参与,另一部分学生当观众,袖手旁观,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失控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去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有高有低,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不妨采用同步中的分步教学法,对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复式”教学。也就是说,将优生和后进生的座位分别编排在一起,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矫正一直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关注点。有些教师认为,思想认识有偏差且成绩落后的学生才算“问题学生”,而成绩好的学生。即使在思想认识、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存在问题,也不会被归入“问题学生”之列。换言之,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优生”(或“好学生”、“优秀生”等),多数人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成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人格品质、道德水平等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期“德育”栏目将目光投向“学优生”,研究他们的思想现状、道德发展,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研究者对这一群体思想道德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必须重视对教法的探索、创新,更须注重对学生语文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对学生,既要强调“学会”,又要强调“会学”。“会学”才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开拓创新的最根本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刺头”和“学优生”,两个似乎完全对立的概念,可能在一个学生身上“兼而有之”。如何去直面和管理他们,关乎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他们的成长、成才,这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素养和教学管理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刘兆勋 《语文天地》2012,(12):37-38
生本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本”不是去灌满一桶水,而是去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生本模式有利于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私人领地”,教师变成学生探究的合作者、辅助者。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下,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施教,让优生能“吃好,吃饱”,学困生“吃得了,能消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特对中学化学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认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个个会说;“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这三个要义人人知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在许多教师心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今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课堂教学中“为教而教”“学为教服务”的形式主义做法已经渗透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进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为分析课文而提问,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问题十分严重。一、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满堂灌…  相似文献   

9.
谢小良 《湖南教育》2002,(22):26-26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情感效应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马太效应。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然而,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优生优待、差生差待”的现象,这种现象即属于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常常使优生因受到老师的溺爱,而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过度的自信,这样往往容易使优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禁不住挫折、磨难;相反,后进生却会因遭受“遗弃”而变得自暴自弃、甘心堕落。要克服马太效应,首先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  相似文献   

10.
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采用认知能力电子化测查工具对合肥市某中学的七、八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认知能力水平测试,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划分为学优生和学困生,使用结构化方程模型分别研究认知能力对学困生和学优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困生和学优生的认知能力对各科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记忆能力对学优生的语文成绩和推理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而对学困生不产生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全体学生都有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化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这也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由于全体学生都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都相对较差,入学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显得参差不齐。这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就可能会使学生适应不了初中的教学而产生厌学,甚至造成流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由于小学升初中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的办法,学生之间差异悬殊的问题非常突出。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变事实上不能实现的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变共性发展为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符合自己需求的“自助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使学困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学优生特长化。这是我们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执行和完成的义务,没有自主和选择的权利。教师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强令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忽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齐步走”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内容,忽视学生的差异。因而,学生原本浓厚的作业兴趣被打消得无影无踪,作业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总是把“教什么”和“怎么教”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没有足够的深人研究。由此常出现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盲目被动地学习、练习的现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感受到“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一物理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物理教师有责任引导每个学生走近物理天地,让“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能量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也就是说,从课程设置本身来看,高一物理是全体学生都能学的物理。但在教学实践中,本应全体学生学习的高一物理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演变成只有部分学生能学的物理。一部分认为物理太难了,  相似文献   

16.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教师偏爱“优生”歧视“后进生”的观点是错误的。转化“后进生”,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摸透特点,因材施教。用爱心、关心、信心、耐心、细心、恒心去感化他们,最后达到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稍加指点,“优生”便立刻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后进生则不然。有些后进生。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9.
学 习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刻苦 ,天资聪颖 ,成绩突出的学生 ,简称学优生。这个群体的学生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 ,将来一般能够升入大学 ,有的还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 ,甚至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 ,学优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如何 ,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往往只盯住学优生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一些学优生慢慢养成了某些不良品质。一些学优生往往只顾学习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诸多家长更是“望子成龙” ,除了让孩子埋头读书外 ,不支持他们参加任…  相似文献   

20.
徐志红 《物理教师》2006,27(4):9-31
1问题的提出 一般来说,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在传统的“齐步走”的授课模式下,所有学生“一刀切”,教学时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最终导致尖子不尖,差生更差的现象.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我们教师应该钻研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