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斯诺命题"中"两种文化"分裂的角度对国内图书馆学研究中技术与人文之间的争论进行阐释,提出跨学科研究是破解图书馆学研究中"斯诺命题"的有效方法,跨学科研究的主要路径包括:以面向学科和面向问题并行作为研究起点、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主线、以跨学科的"团队协作"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组织形式、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作为图书馆学教育的方式、以"学术"而不是"学科"作为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姚珺 《新闻世界》2014,(12):155-156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3.
应加强西部地域文化的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玲 《新闻知识》2001,(10):36-36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论及保护西部人文资源时常说,经济的发展只能解决我们生存的基本问题,但如何才能生存得更好,使自我价值的发挥得到更广阔的拓展,并从中发展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需要在原有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用文化和艺术的再发展来解决。他又说,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地球越来越小,越是要注意我们的传统文化特点,要在“和”的背景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并真正认识自我。费孝通所言之“和”,是指随全球化而带来的古与今,中与西等多元文化的认同、互补与融合。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新闻媒体如何宣传西部的地域文化,促进西部文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早期,在剑桥以及英国知识界曾爆发了关于"两种文化"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将科学人文分隔了开来,到如今,这场辩论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只有在斯蒂芬·科里尼( Stefan Collini)所编的1959年"瑞德演讲"中才能找到些许蛛丝马迹.这篇演讲是现在早已被大众遗忘的斯诺( Snow)所发表的关于科学中心论的一份宣言,也是一份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书;它不该被遗忘,因为这场关于希望、权力和威望的沉闷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个年代的公众生活和学术生活.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信息网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影响极大,我们可以从街头巷尾、学校周围林立的大小“网吧”感受到这种影响。认真研究网络文化及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视觉认知的历史是人类对“所见即所在”、“所见即所得”观念不断反思的历史,在这种反思中,视觉传播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化。但无论哪一种视觉传播形式.其传播过程都存在着各种文化的碰撞.而这些碰撞在现代的Flash传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结尾中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定义几个各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嘲”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即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采,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  相似文献   

8.
沉石 《军事记者》2003,(9):66-6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双休日。人们从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下来时,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状态下的人与社会关系,新闻界率先推出了适应人们阅读口味的报纸周末版以及文化周刊、生活周刊等等。于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副刊文化,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而多元化的文化通过社会的进程与开放,获得了迅猛发展。然而,文化形态所反映出的文化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文化形态的裂变。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无非两种:一是以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二是以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对高雅文化进行拆解。其实,这两种观点在本…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2007,(9):8-8
“报业的冬天”是时下报界一个热门话题——报业的广告收入赶不上GDP了,所以“冬天来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本身就有“GDP崇拜”的味道。“报业的冬天”是一个反转民的季节,这种反思不仅是经营管理导面上的,更应在人文底蕴和文化责任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文化”,这儿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这个来自西方的概念,也许我们会感到别扭,但用它来表示这两种科学的差异还是可以的。自然科学以人(生物的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社会的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导致理论结构形式和研究方向的不同。日本著名科学家汤浅光朝说过:“十七世纪建立起来的近代科学方法,几乎仅仅适用于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而研究与社会现象有关联的方法,除有个别例外,它们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  相似文献   

11.
媒介文化自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晚近中外有影响的研究,将媒介与文化两个关键词连用而形成的对现有文化现象的新表述。在中国,90年代以来这一裹挟技术和资本为后盾的同质文化,构筑了我们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倾向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mass)。总之,由传媒和文化媾合的媒介文化构成了循环的生产、消费体系,你我都身不由己地置身这种文化情景中,形成日常生活的仪式与景观。  相似文献   

12.
历来传播技术的改变不仅带来文化的广泛传播,也带来了社会深层次的改变。文化多样性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中并未埋没,新生的文化层出不穷,它们与现存文化扬弃融合,在不断的文化反思中欣欣向荣。但由于部分文化传人较少,在传播过程中处于劣势,因此,要求我们对这样的文化进行积极和消极两种双管齐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当60年代卫星上天,电视开始利用卫星作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就加剧了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危险。当“地球村”形成的那一刻伊始,我们就面临着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文化家园的棘手问题。面对美国利用卫星传播,进行史无前例的文化侵略,各国的民族文化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4.
李镭 《现代传播》2001,(5):53-57
科教影视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但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所造成的观念误区,导致我国科教影视发展滞后.传播科学的人文价值,整合两种文化,已成为我国科教影视的历史责任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释了中国电视文化的日常生活表征流变,认为其经历了试探/压制——“入场”/超越——发现/回归三个时期.1980年以前,在革命与政治的宏大主题下,日常生活被遮蔽与放逐,偶有“试探”,也被纠错与批判;20世纪80年代精英文化时期,日常生活只是抵达更具普遍意义的“入口”,是需要被提高与超越的对象,隐含着文化精英审美化、改良化的企图;20世纪90年代世俗时代以后,日常生活才真正回归现场,成为电视最重要的文化表征,日常生活剧、“新纪录片”、平民谈话节目、民生新闻等共同开启了“日常生活转向”.针对当下日常生活表征的粗鄙化倾向,要坚守精神与意义的向度,防止“另一种危机”产生.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网络传播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越来越显示出其真理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学文化的高度发达,科学开始日益社会化,同时社会也日益科学化,科技成果已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财富,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科学的帮助。所有这一切,都深刻改变着人文文化,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文化工业”现状是处于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二律背反的复杂语境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除了依照商业准则,成为一种类似西方模式的“文化工业”外,还不能忘却今日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主体性、启蒙性与社会历史深度.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幽深复杂的,本文主要解读该学派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歧义以及这一批判理论的结构复杂性,以期为我们理解“文化工业”现象提供更确切的知识佐证.  相似文献   

18.
崔莉 《现代传播》2023,(11):106-114
历史纪录片始终需要聚焦“真实”与“想象”的关系,需要辨析何为真实、何为想象、真实何为、想象何为等一系列核心议题。当大量搬演的场景、想象化的情境、虚拟化的剧情段落、主观化的陈述视角构成历史纪录片的主体内容,当越来越多的历史想象和文化想象成为历史纪录片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必然对历史文本天然具有的文献特征、特别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产生质疑与挑战。反思“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关系,正是理解“历史纪录片通过历史想象表现历史真实的合法性,并由此走向更高的文化想象”问题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颖 《出版广角》2016,(6):36-38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