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艳华 《现代传播》2015,(4):161-162
最近几年,受网络语言、影视传媒语言的影响,语言中"各种"后可搭配的对象扩展到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词性成分。文中语料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料库和流行网络文学作品。问卷调查1集中于对这一结构的语义理解。我们以事件语义学理论为基础,认为谓词性的新兴结构"各种X"表征事件或场景,其语义可概括为:一是以各种方式或由于各种原因进行或出现"X"所表征或所指向的各种事件或场景;二是以各种方式或从各个角度看,所述事  相似文献   

2.
由迪思 《大观周刊》2012,(37):15-15
本文以“have+名词+过去分词的”结构被动语态、“make/let sb.do sth.”结构使役句,以及其对应的目译为例,通过对英日语被动语态和使役动词用法的比较.从东西方“自我意识”的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其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3.
杜晓莉 《新闻界》2006,(4):127-127,126
一、“A:B”式报纸标题及其研究概况 “A:B”式报纸标题指的是带有冒号的报纸标题,A、B分别代表冒号前后的内容。在“A:B”式报纸标题中,A既可能是体词性成分也可能是谓词性成分。例如:  相似文献   

4.
一、“A:B”式报纸标题及其研究概况“A:B”式报纸标题指的是带有冒号的报纸标题,A、B分别代表冒号前后的内容。在“A:B”式报纸标题中,A既可能是体词性成分也可能是谓词性成分。例如:(1)斯里兰卡:“狮子国”的遗产(《文汇报》2006年5月4日第8版)(2)黄霜:笑傲文化江湖的不羁才子(《参考消息》2004年11月30日第13版)(3)贷款利率上调:2006年宏观调控第一炮(《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28日第7版)(4)国资委出新规:国有大型企业管理层持股解禁(《南方周末》2006年1月19日C17例(1)一(2)中的“A”是体词性成分,例(3)一(4)中的“A”是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结构”一词,古已有之。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说:“察其栋宇,观其结构”。这里的“结构”是名词,意即房屋建造的式样。唐朝大诗人杜甫则有“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的诗句。这里的“结构”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了,意思是建造。到了现代,“结构”一词就兼含“成分、数量及其搭配  相似文献   

6.
动词“发生”是个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它在造句中,经常充当谓语。如:“这个事件发生在1918年。”“那年冬天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在前句里,“发生”后带补语“在1918年”,是个表时间的介词词组;在后句里,“发生”后带宾语“现象”,是个名词。所带宾语除名词外,还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他的认识的确发生了变化。”这类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所充当的宾语,有个突出的特点:它往往与主语有密切的联系,所用动词性词语有时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如上句也可以转化为;“他的认识的确变化了。”因此,当它们能够做谓语或者必须由它们做谓语时,还在前边加用动词“发生”,结果就会是:(1)使语言无形中罗嗦起来;(2)错误地用“发生”替换了句子本来的谓语,改变了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3)或者使相关成分之间关系不协调,或者使句子残缺一定的成分。这就是“发生”多余滥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聂丹 《新闻爱好者》2011,(19):72-73
随着"卡奴"的出现,面临多重压力的人们对"奴"产生了共鸣,几年时间产生了大量的"奴",大有泛化之势。"奴"出现在名词性、动词性及形容词性成分后面,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功能,有"为某物所累的人"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范畴义,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等角度来看,"奴"已经异化,正在向词尾演变。  相似文献   

8.
董慧  余传明  姜赢  杨宁  徐国虎  张华 《情报学报》2006,25(4):451-461
语义信息提取是一项较新的技术,本文讨论语义信息提取的定义、原理和思路,并以国共两党关系历史为领域背景,详细分析语义信息提取的过程,即对于待处理的自然语言文字,将其进行分段和分句;针对拆分出的句子,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在词性标注的基础上选择适当动词作为句子的语义谓词;判断该谓词是否属于语义谓词列表;再根据语义谓词来获取相关的语义实体,同时对于指示代词进行消解;最后对时间和地点维进行提取,并更新语义提取背景。本文还对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数据结构、关键算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玲 《大观周刊》2013,(8):23-23,31
文章介绍了祁东方言中介词“走”、“拿”、“帮”的用法并探究其来源。通过利用语法化的“叠加性”特点得出:“走”、“拿”、“帮”是在非典型连动式的句法语艾框架中虚化的;与普通话中相对应的介词相比,虚化程度较低,还残留着一些词汇义,在特定情况下能恢复用作动词。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例如“不胫而走”的“胫”,本是名词,指小腿,这里活用为动词,“不胫而走”字面上的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不待宣传和推行就迅速传播开了;“驾轻就熟”里的“轻”和“熟”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轻”指“轻车”,“熟”指“熟路”;“生死肉骨”里的“死”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死了的人,“肉”是名词活用为使动词,“肉骨”的意思是使骨头上长出肉来。  相似文献   

11.
动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一篇文章能否推给读者一幅立体感的彩图,与作者善不善于选用准确、生动、新鲜的动词有关. 动词用得好能使文章“活”起来,开拓丰富的意境。鲁迅先生在《药》中描绘刽子手出场时:“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他“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这里的“撮”、“抢”、“扯”、“裹”、“塞”“捏”等动词,绘出了一个凶恶、残暴、贪婪的刽子手形象。新闻写作也应像文学作品那样,用准动词,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人民日报》1983年3月8日二  相似文献   

12.
让广播新闻“活”起来,应准确把握广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写法。一、语言上:多用动词、口语化一是多用动词,用准动词。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不少教科书中对此还有明确的定量要求:一个句子中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该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2004年亚广联最佳广播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中有这样一段:“炉子上烧的奶茶开了,飘起淡淡的薄雾。青春时尚的巴童和她的白胡子爷爷并肩坐在我对面,像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在渐渐散去的薄雾中愈发清晰起来。”原本静态的一个画面,经过动词“奶茶开了”、“飘起”、“散去”的点缀,动态画面的穿插,使得静态的画面立刻鲜活了起来,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比一句“巴童和爷爷并肩坐在一起”形象多了。  相似文献   

13.
在“被”字句的结构和运用中,“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只有一项;但是,有时却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这样,就必然存在着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谓语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都比较复杂,也比较难处理。因此,如果处理不当,或者稍有疏忽,就会出错。以下所谈,是这类错误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谓语动词联合不当,造成“被”字句使用不当。如:  相似文献   

14.
动词“发生”在词组的组织与句子的构造中,常见的另一类语法错误是:与其相关的句法成分关系不协调。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发生”做谓语时,与其宾语关系不调 “发生”做谓语时,其后所带的宾语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名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句子中的“事故”兴趣”都是名词。另一种是动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15.
句子中相关成分的搭配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李兴昌句子中2个相关成分能否搭配,决定于下列3个方面:①是否符合事理;②是否符合语法规则;③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比如,可以说“种庄稼”,但不能说“种石头”,因为后者不合事理,谓语动词“种”同它的宾语“石...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里,“像”与“象”的正确用法是: “象”作为一个单音词,只有指“大象”这样一个意义。作为词素,有两个意义:1,名词性词素,指形状,样子,可构成复合词,如:“现象、假象、表象、星象、脉象、旱象、形象、印象、险象、怪象、幻象”等。2,动词性词素,指摹仿、摹拟,可构成复合词,如“象形、象意、象声、象声词”等。“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是区别“象”  相似文献   

17.
“在”和“再”各有3个词性。“在”作介词、副词时,义项单一。作介词,其语法作用是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范围、条件;作副词,当“正在”讲。它作动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再”作数词和动词时,义项单一,分别作“二、第二”和“重现、继续”讲;作副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下面4个例句中的这两个字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中存在大量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这一类不及物动词本身在语义上要求支配两个必有语义成分,具有带宾语的要求,但这一要求受到语法的限制;第二,新闻标题在语用上的需要促使其带宾语的要求突破语法的限制而得以实现。促使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语用动因主要有突显受事性,突显信息焦点,突显事件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辟了股市版面,意在扩大报纸内容涵盖面,吸引股民类读者的关注。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缺乏可读性,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股评+K线图+汇市”,用“证券专业化”和“股评性”代替了“大众化”和“新闻性”,没有相当财经知识的读者很难看懂。  相似文献   

20.
冯芸 《大观周刊》2011,(6):168-168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一时刻的动作或状态,或将来某一段时间内经常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通常以下由助动词shall(will)+动词原形和begoingto+动词原形构成,美国英语则喜炊用wi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