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网络传媒既具有宣传功能又具有传播功能,网络语言也既有宣传功能又有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现有研究过多地关注网络语言的符号意义与社会影响,而忽视了对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流动过程的全面理解。本文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不断流动和变化的文化现象,因此有必要从过程视角对网络语言的生产来源、流变过程和再生产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将青少年这一促进网络语言产生与发展的重要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更为客观地解释和探讨网络语言流动与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燚 《记者摇篮》2012,(2):57-58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已影响到了社会生活。身为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应对涌现的网络语言盲目跟风,而是应慎重使用,避免晦涩难懂和浮躁低俗的网络语言文字任意泛滥,做到既要对网络语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判断,又要扬其长避其短,优胜劣汰,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引导其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网络语言实际上是社会大众文化发生变动的一种外在呈现、传播的载体和工具,是信息网络化社会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发生变化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结果。网络语言与社会大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网络语言中可以窥见大众文化的特征,遂以网络语言中出现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浅析网络语言的大众文化性,以期从文化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新闻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语境中应运而生的,它出现的过程经历了语法的改造,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累积逐渐走向成熟。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突然拔地而起。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评说,我们应该从它的发展、特征入手,从根源上考察它对新闻语言的影响,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社会"方言",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为网民们带来了一定便利,为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但与此同时,怪异化、粗俗化、错讹化的网络语言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危害。本文分析网络语言的两面性及其成因,探讨语言污染的表现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寻求防范和控制网络语言污染的应对措施,提出端正网络语言规范态度、保护有益的语言创新和汉语的纯净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联系了千家万户,带动了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并且迅速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对社会的影响是始料未及的,这些语言的变异现象也引起了广大语言学工作者的注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得了不少成果.山西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安志伟博士的著作《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网络语言》)[1]为网络语言的研究园地又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撰写该书之前作者追踪网络语言十多年,并有多篇论文问世.这次的专著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十年磨一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费尔克拉夫提出的实用话语分析框架,独创性地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本生产特征、消费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语传播对汉语体系发展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同时也对国内和国际网络用户造成困扰,不利于汉语言对内和对外的传播;展望网络语言今后的前景,新的网络语言依然会接着出现,同时无生命力的网络语言会被社会淘汰,网络语言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借助了互联网以极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席卷了人们的生活,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其成因由多种因素造成,只有多角度地对其成因进行探究,才能对网络语言暴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所占地位逐步提升,大学校园文化深受网络语言为载体的网络文化不断影响。本文从网络语言促进高校文化的人文公益性、德育文化建构、文化活动多样性、高校文化多元性发展等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网络语言在传播高校人文关怀思想,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搭建高校网络文化平台等方面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读了网络语言的形态变异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文章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造成了话语权的转变,而网络狂欢化的氛围导致语言形式的变异。同时,网络语言的变异还给当前的社会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络.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形态发展而来.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为了提升网络交流的频率,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了简单化的网络语言形式,如谐音、表情等.此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的网络语言形式被创造出来.由韩凝所著的《网络语言传播与社会效应》一书,从网络语言概述、网络语言教学、网络语言传播、网络语言流行语等多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交际场合进行了论述,又结合网络亚文化、社会学等对社会思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概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均 《现代传播》2005,(2):96-98
网络语言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具有简单直观、生动风趣的特点。大致有汉语改造、谐音变化、自由缩略、合音变化、故意使用错别字和联想造词等几部分来源。与传统语言的最大不同是体态语得到符号化的展现。网络语言词汇流变主要是造词的扩张和集中、用词的沉淀和流动。网络语言必将对传统语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使用与传播人群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交际行为、语言方式和社会心理都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因此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及传播学领域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网络语言本身的研究,却忽略了对其使用者的研究.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对青年网民就网络语言的熟悉度、喜欢度、流行原因、认知及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网络语言使用者在以上几个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年龄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瑛 《新闻知识》2012,(9):107-108
网络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与网络有关的新现象,网络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就是其中之一。对待网络语言中的新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需要社会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媒介与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以网络语言尤其是网络流行语这一微观层面为出发点,从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和受众出发描述了网络语言符号使用的现状,从网络语言符号被创造、使用和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其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使用者之间与受众之间的身份认同性建构,阐明了网络语言符号的社会区隔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至今,走过20年历程的中国互联网,带给中国公众不仅是应接不暇的网络奇观世界的同时,其多样性的语言生态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受网络社会技术语境的影响,网络语言暴力呈现出与现实社会语言暴力诸多的差异。图符化、群体极化等显在特征和一件件现实事件在网络社会里形成"暴力狂欢"。网民面在新闻网站、虚拟社区、BBS、微博等诸多网络区隔内留下海量的暴力痕迹。"虐猫事件"、"铜须门"、"死亡博客"等众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作为虚拟自由空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承载着新时代的媒体精神。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即与思维、亲情友情、政治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对公共事件下的网络语言暴力特征进行解读,以期给网络媒体把关人及网络语言的应用研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琳 《青年记者》2012,(18):30-31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在给网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语言失范现象,对此应当及时纠偏,在网络语言规范化上不断总结、归纳,为网络语言使用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平台,进而在全社会建立起规范化的网络语言大厦. 网络语言的类型和性质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 根据网络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叠音型、谐音型、符号型、词义新解、英汉结合等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