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边的艺术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八. 教学目标: 1.将阅读过程中学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及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把平时阅读中积累到的描写春光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话中去。教学难点:如何把一句话写具体,写生动。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与春天相关的文章(《新阅读新习作》),摘录好词好句。课件,录音带。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表现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面对作文总是愁眉苦脸,无从下手。要想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首先就要了解儿...  相似文献   

4.
我的理想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三。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及从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丰富习作的内容,表达真实想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2.通过倾诉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初步树立正确的理想观,让理想从这里起航。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目标:1.按一定顺序写一篇说明文,并将本组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方法运用到习作中。2.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使说明的内容准确、科学、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六。教学目标:1.具体描述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表达对父母的真情实感。2.学习本组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情感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有作文情感,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因而,教师应研究作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应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的作文情感的培养。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感受人物的生动形象和特点,感受事情  相似文献   

8.
杨华 《成才之路》2010,(36):33-3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0.
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重点与难点),它应该和阅读教学一样要精耕细作。为了促进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系统化的教学链,即构建作前、作中、作后有效指导系统,形成习作指导链;构建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系统,形成习作训练链;构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主题单元教学"系统,形成习作主题教学链。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三年级作文教学是转折点.由看图说话转入写作训练,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明确地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相似文献   

12.
“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法表达”仍是阻碍学生习作的症结之最。本文就此提出了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三个结合点:在情感共鸣处寻求契合点下笔;在角色体验中寻求交融点下笔;在弦外有音时寻求自由点下笔。搭建读写互促的新平台,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语言,将阅读中储备的语言要素、表达方式有效激活,将语言符号变成有活力的习作密码,让阅读积累与习作实现有效共生,为解决读写两张皮、被动阅读与习作等语文教学的难题提供较为鲜活和有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具体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确定以兴趣引路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学生习作过程,是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习作是否顺利,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一是习作内容(写作陈述性知识),是否有话可写,二是写作技巧(写作程序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的表达艺术感受的几种方法;三是写作策略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要如何灵活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感受。以知识分类论和教学论来指导学生习作,有利学生扎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舒曼 《新教师》2019,(6):74-75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人物描写的无限精彩。【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的“表达与交流”中对习作教学提出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同时,还明确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的硬性要求。可见,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习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它是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的阅读,从方法途径都给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反映出新的教学理念:即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这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中进入习作训练过程,以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惜身边的亲情。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