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漫话迁怒诗     
迁怒.就是在不顺心的时候,把烦恼和愤怒发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自己心情不好,拿不相干的人作出气筒,当替罪羊。古典诗歌中多有迁怒诗,  相似文献   

2.
3.
漫话     
《父母必读》2010,(9):18-18
“孩子们是积极探索世界的小科学家。他们不停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围着物体转来转去,就想看看它的另一边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学习中必须注意辨析,在掌握一般用法的同时,特别应注意其特殊用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漫话探险     
玩一玩探险的游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但它可以增加我们的胆量,培养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别一样的生活情趣,读完这里的文章,你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相似文献   

6.
漫话     
《陕西教育》2011,(3):5-5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7.
漫话     
《父母必读》2010,(10):18-18
“肥胖的蔓延与缺乏体育活动和不良的包含习惯有很大关系。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8.
漫话     
《父母必读》2011,(4):16-16
“孩童时期是增进骨骼健康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很多孩子,特别是女生,明显缺乏足够的锻炼。”——美国圣路易斯儿科专家、美国骨质疏松学会发言人迈克尔·亨特  相似文献   

9.
漫话     
《父母必读》2011,(1):16-16
“打骂孩子这类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居然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这项发现很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0.
谢桂新 《教育评论》2014,(7):147-149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世界教育名著,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尝试以杂谈的方式,认识《教育漫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现实教育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1.
漫话外教     
王璇 《教育》2013,(8):58-58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仰止堂内,16名外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朗诵起了杜甫的诗歌名篇《江畔独步寻花》,还有老师用毛笔写下“财富梦想,美丽青羊”。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师们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老外”身份,尽管口音不太纯正,字迹也有些笨拙。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被诗人赋予了多样的意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漫话     
《陕西教育》2010,(12):5-5
“我与妻子平时勤俭节约,省吃俭用,自己也会搞些投资,赚了些钱,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现有的家庭财产。” ——镇党委书记不明财产超千万 称省吃俭用投资所得  相似文献   

14.
漫话     
《父母必读》2011,(5):16-16
“我们很重视基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但有些本来阅读技能很差的孩子在接受了合适的指导后,其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说明,提高孩子的阅读技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我们需要把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5.
甲骨学与敦煌学是二十世纪我国学术界的两门显学。文章不仅对它们的发现与整理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还运用典型事例 ,详尽阐述了这两门显学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研究领域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风筝漫话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10,(28):38-40
在春光明媚、风和日暖之际,我乘兴郊游,不时见到一些风韵多姿的风筝扶摇飘忽于碧空之中,不由令人神往,也勾起我儿时的回想。我的故乡就盛行放风筝,我读小学时还把扎制风筝作为"劳作"课,  相似文献   

17.
湖北考生周海洋的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以下简称《站》)被阅卷老师一致评为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武汉某省级示范高中阅卷老师认为,其在“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可是,《诗话词语》的作者、中山大学古典文献学教授徐晋如却对这篇作文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8.
“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一直是两个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本文以“文献”释义为切入点,阐述了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及其研究视野,进而辨析了“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异同,并揭示出造成两者混用的原由。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老电影,尤其钟爱卓别林的片子,不仅因为他滑稽可笑的表演,还因为他的片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摩登时代》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20.
千呼万唤始出来 每当你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时,总离不开@这个字符。说起它的由来,不能不提到“电子邮件之父”雷·汤姆林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