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慧  傅建祥  李丹 《内江科技》2011,32(1):153+157-153,157
十堰市竹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其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聚集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上。竹溪县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和偏头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都基本具备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竹溪县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了竹溪县森林公园开发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关于竹溪县森林旅游开发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都注重环境保护,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又是两种不同的范畴,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低碳旅游强调的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方式。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从理念到实践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颖的旅行选择,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让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有必要对森林保护与旅游发展进行制衡,对生态旅游的各方面进行研究与评价,并使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和谐发展。并重点对森林景色独特性、交通便利性、品牌知名度、旅行社服务质量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因为这些因素对生态旅游的资源利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反映出该旅游地的实质价值。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以及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都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生态森林旅游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与创新,采取正确的措施,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续发展,迎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健康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刘伟华  黄志红 《科技风》2011,(8):229+232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着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管理运行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对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统一思想,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加快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采用多种模式发展生态旅游;多渠道宣传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章文,是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教授早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气象学在旅游开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保健效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1):F0002-F00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章文与吴楚材都是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气象学在旅游开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保健效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就现存的生态旅游组织以及召开的相关会议我们可以对于生态旅游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生态旅游的研究目的地的地理分布来看,美国被列为生态旅游数据收集的首要目的地(13.8%,),加拿大第二(11.7%),澳大利亚(10.6%)和新西兰、英国、印度尼西亚和南极(均为5.2%)也比较集中。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来看,影响比较大的包括:生态旅游学会、世界保护联盟、国际保护组织、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旅游人类学委员会、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国际保护组织、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旅游人…  相似文献   

10.
河南焦作是近年来的一个旅游热点城市,经过9年时间的快速发展,焦作旅游业目前已经基本成熟."焦作山水"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尤其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更是享誉中外.但是由于过分注重景区的精品化和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焦作的生态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旅游的绿色观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焦作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焦作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智  唐一兵  匡阗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94+197-194,197
本文在明确森林旅游导游人员培养要求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导游资格考试体系、森林旅游企业和高校相关专业在森林旅游专项导游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实施森林旅游专项导游资格证书制度、成立森林旅游培训中心、完善森林旅游导游相关管理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合作重点。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四区三带"自然生态旅游带和"六区三带"文化生态旅游带,连点成线串起"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区域网,培育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既可发挥沿线国家旅游资源互补优势,促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又能破解"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破碎带、经济凹陷区"的两难问题,有效保护"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实施生态文明旅游模式和大旅游模式,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带"两心四带七板块"的总体目标,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我国林区生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兴增长极、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文章提出7项针对性对策建议;(1)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联盟和示范区;(2)加强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网络体系;(3)建立"发改协调,林业牵头,多部委合作"的金融支撑系统;(4)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国际生态旅游品牌;(5)积极扩大国际生态旅游交流与合作;(6)做好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及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7)加强沿线各个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支撑能力,以期为"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丽水市的发展战略是围绕“生态”展开的,促使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随着旅游业在丽水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仍存在诸如“单打独斗”、以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竞争力差、异质性不大、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劣势。本文通过对丽水现有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丽水的本土产业纳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注重当地居民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的生态旅游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基于大众的旅游模式,可以把旅游业归类为一般生态旅游和过渡性生态旅游、严格生态旅游以及大众旅游几种旅游模式。本文立足于西藏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西藏自身的资源和具体情况,探析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如何选择的,然后把经过长期研究和调查的数据应用于此模式中,最后得出西藏的旅游产业发展应选择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应兼顾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作为辅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是森林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森林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通过深刻分析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和建立旅游区环境解译系统为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教育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该是负责任旅游,但采州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负责任旅游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今后应在推广负责任旅游概念、树立负责任旅游意识和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海素以得天独厚的高原风景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青旅游人数激增,旅游形式多种多样,环湖房车游、青甘环线游、自驾游、探险游、亲子游、乡村游、文化音乐节、展览游等旅游方式成为主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海省加快国际生态目的地建设,因此提升青海省生态旅游气象服务能力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分析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政策背景、青海省旅游目的地分布,以及青海省旅游气象服务现状,深入探讨了制约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青海省实际,以及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需求,提出未来青海省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为推动青海省“旅游+生态”行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助力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泉州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从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及其组合均有利于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应把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泉州滨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开发时应规划先行、合理定位、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全长1200多公里,总面积8.4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国有化林区,具有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要通过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合理采伐管理等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湿地资源对气候有着调节作用,也可缓解自然灾害、净化水体,定量按时施肥对湿地的保护具有显著效果。大兴安岭林区可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泛宣传景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