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线传真     
《围棋天地》2006,(22):74-74
江苏:由江苏棋院主办、南京三连星围棋培训中心承办的2006年江苏省围棋升段赛于国庆期间圆满结束.同时进行的还有全国晚报杯扬子晚报代表队的选拔赛,参赛棋手达到1500多人,再加上陪同比赛的2000多名家长,场景蔚为壮观!比赛期间,承办方三连星围棋培训中心还盛情邀请了中国棋院副院长华以刚八段亲临现场指导,与棋迷朋友们表演了“多面打”,棋迷纷纷涌来请华老师签名,场面十分火爆。华老师感慨地说:“看到江苏有这么多孩子在学棋,江苏的围棋事业大有希望啊!”  相似文献   

2.
当道中国流     
《围棋天地》2011,(7):52-56
黑1、3、5,中国流。我起身倒水时发现,身旁四盘棋无一例外地码放着这三颗黑子,什么世道啊!围棋仿佛又回到了座子时代。  相似文献   

3.
这期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省开远市的围棋现况。开远普及围棋的力度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小学基本都普及了,我前几年去做电视节目时看到职高的学生也学习围棋,少数民族的孩子热情更高!小学生围棋联赛、业余围棋争霸赛、十强战,不间断地邀请职业高手去指导,当地围棋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还亲自带队到全国考察交流学习。棋友有机会可以在旅游寸以棋会友啊!  相似文献   

4.
因为我爱她     
黄佳 《围棋天地》2007,(6):10-10
一直都很憧憬有朝一日能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生,憧憬着校园的生活,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大的朱老师邀请我到学校给大学生们讲围棋课,当时我是多么激动与开心!虽然遗憾地未能成为一名大学生,但能以不同角色走进高校并为学生讲述围棋,同样令我振奋!中山大学这几年开办了围棋选修课,喜欢围棋并选修围棋课的学生们非常多,更难得的是来听课的女学生颇多!我与学生们年龄相仿,大家对我平时的训练和比赛时的心情和想法很感兴趣,我也十分乐意与他们分享。当告知他们职业棋手比赛时每盘棋会进行6、7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江宏 《围棋天地》2011,(22):23-23
在我九岁零四个月,也就是2010年2月放寒假时,我爸对我说:“杰杰,我送你去文化宫学围棋好不好?”一听这话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啊,好啊!”因为,我们班已经有几个同学在学围棋,而且已达到业余3段,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讨论围棋,我一直很羡慕。  相似文献   

6.
小小建议     
《围棋天地》2013,(6):21-21
尊敬的《围棋天地》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一个高中生,从小就喜欢下棋,现在已经5段了,我们家一直喜欢看《围棋天地》。这一期3、4期合刊与以前迥然不同,用了两百多页来精讲八盘名局,想必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我很喜欢这样。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芮乃伟对战李赫的那盘棋中,  相似文献   

7.
有点晚了     
宋容慧 《围棋天地》2011,(10):108-108
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金陵杯业余围棋赛上,我们道场的两名学员严在明和于清泉分别获得冠军和季军,升上了6段,替他们高兴啊!  相似文献   

8.
农民也围棋     
要来深圳的时候,对着自己的书柜发呆,总得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过去吧!泰戈尔很好,徐志摩也不错,但最后我只往行李包里装了一本死活习题集,一本官子谱,一本李昌镐对局集,外加一副微型磁性围棋。  相似文献   

9.
李庆玉 《新体育》2006,(4):38-39
那天下午3点钟,中国棋院3楼的围棋部里人声嘈杂,聂卫平高八度的语调:罗洗河的庆功会能不能早点开啊!在记者落座的功夫,推门而入的罗洗河径直走向记者,并随手递出两张照片。我不禁惊叹,未经介绍,他竟然知道谁是采访者?!“哈哈,听说有人来采访,这里面我就没见过你。”开门见山,罗洗河说破了原故。“呐,照片特意为你挑选的。”“谢谢!”“哈哈,嗯!照片不是最好的;啊!也不是最坏的;嘿嘿!!是差不多的,好照片怕你拿走后不还。”……一袭灰黑色调的休闲服,不失本色的目光,直率的言辞,就是这样一个“大男孩”,在围棋三星杯番棋决赛中,力克围棋“世界第一人”韩国棋手石佛李昌镐,创造了中国棋手获得本项赛事冠军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摘     
各位网友,各位棋友,新年好!新世纪、新气象,棋坛迎来了三大喜讯:中央电视台围棋节目全面改版扩容;湖南要出围棋杂志;北京、上海联手创办围棋周报。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棋运亨通,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11.
温故知新     
王元 《围棋天地》2014,(13):M0001-M0001
日前.吴清源大师百岁大寿。吴大师的传奇.不仅在于围棋技艺和境界.还在于生命力啊!据报道.吴大师现在仍不时摆摆棋,不断地思考和解答,这确实印证了几十年前某著名棋手的感叹:“他,是上天专门派来下围棋的人啊。”  相似文献   

12.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6,(20):95-95
女儿从6岁开始学围棋,十分喜欢看《围棋天地》。在我的帮助下共同作诗一首,以表达我们对这本杂志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网上学围棋     
这个春天很特殊,可以天天居家吃喝玩睡,不上班也问心无愧。日子虽然轻松,但时间一长就无聊了。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尤贤乎已!”意思是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不是有下棋的游戏吗?下棋总比闲得无聊好。”可如今大家不能出门,不能聚集棋会,只能依赖手机和电脑了。新浪围棋、腾讯围棋、弈城围棋线上平台都是我喜欢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心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巍 《围棋天地》2006,(11):76-76
李丽会下围棋,棋力大概有业余3级,学习围棋半年以上的孩子她恐怕就要下不过;李丽会给孩子讲课,最擅长的就是介绍棋盘和棋子,讲到滚打包收恐怕自己就要糊涂了。但是这丝毫也不影响她从事围棋工作,因为她最拿手的是让小朋友喜欢上围棋,将孩子引进围棋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翰墨棋缘     
《围棋天地》2007,(8):98-98
又是仲春。一年一度值此季节来华访问的日本书法界围棋团再度出现在天地间会所里。一进门,团长、日本著名书法家大井锦亭就看到了他去年来时乘兴挥毫的“天地间”和“本手棋道”两幅大字,被装裱悬挂,感到异常亲切:“啊!来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是啊,天地间一直在努力为棋友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何况大井先生甫进门槛就发现了自己留在这里的墨宝。  相似文献   

16.
特别提醒     
张辉 《围棋天地》2011,(9):23-23
本人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算算时间,订买贵刊十几个年头了吧!一直很喜欢你们的杂志,为你们对围棋事业做出的努力工作表示由衷的钦佩,对你们办刊的严谨作风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态度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初次看到色彩斑澜的“围棋地图,几分惊喜、几分感动油然而生。我的棋友王熙侃自发现围棋终局可绘制地图起,至今已逾十数载,这般热情、这般执著怎不令我为之动容?假如围棋地图终于有一天被证实对围棋艺术的内在规律有所揭示,对认识奥妙无穷的围棋世界有所帮助的话,又岂止是令我个人惊喜,那是对围棋界的贡献啊! 特点鲜明的围棋高手其终局构图亦有各自的特点。如武官正树九段的“围棋地图”,多半会在中原一带拥有辽阔的土地;若能统计多局马晓春九段的“围棋地图”,或许可以看到因占据边角实地而形成较多的“半岛式”版块,同时…  相似文献   

18.
徐莹 《围棋天地》2001,(8):44-45
六月的北京,酷热难当。然而在首届“蜻蜓文具杯”中国女子围棋邀请赛进行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围棋事业的支持、棋迷们的热情让我觉得:天气再热,也没有围棋热!  相似文献   

19.
联赛盛宴     
8月20日,1000名围棋爱好者云集韩国首尔江南KOEX洲际宾馆。每一个人都面带红润,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他们笑啊,闹啊,就像是拿到自己最喜欢吃的糖果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20.
苏甦 《围棋天地》2011,(18):110-111
上次说到比赛的名额难得,只有参加了团体赛的单位才能有少年集训赛的名额。无奈之中老爸才有了家庭组队,招聘雇佣军,打着省或市旗号参加全国围棋团体赛的招数。招数是灵验,可那都是银子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