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设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从《红楼梦》中对王熙凤外貌和语言描写的翻译可以看出,在对有语用预设含义句子的翻译中,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翁洁 《海外英语》2022,(11):44-46+57
该文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青春之歌》及其英译文为例,通过考查英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和搭配等情况,探讨具体语境中情态动词对于身份和形象建构所起的作用。情态动词及其英译折射出交际者的关系、情感、态度等人际意义。翻译话语中必须精准有效地使用情态动词以建构形象、反映时代精神,把读者吸引到文本中去。  相似文献   

3.
罗新璋先生曾经将中国翻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概括为四个词语,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案本"重视原文和直译,"求信"要求准确传达信息内容,"神似"趋向于意译,"化境"是在表述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英语小说时,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方面的翻译,而且要充分体现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本文将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浅论小说语言风格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写的模糊语言比比皆是。通过分析其语用隐含来论证在模糊语言翻译中、尤其是模糊语言文学翻译中获得语用隐含的对等是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对等”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编辑主体在传统重视对文稿的审编的基础上,扩展延伸职责,在期刊的内容策划上下功夫。文章认为学术期刊的栏目设计应符合宗旨、突出特色,专题策划应紧跟时代、全面周到,作品组配应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6.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通过对余国藩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研究发现,余国藩的译者行为与源语文化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译者在翻译中的“求真”行为主要体现在乡土意象、乡土情理、神仙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忠实。译者的“务实”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文本中源语文化的解读、中西文化的融通、文化内涵可读性的实现等方面。译者在翻译中“求真”行为的目的在于对源语文化的“务实”。而余国藩译者行为的动因源于他的学者型译者身份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是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重新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呈现出自身新特点:打着"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旗帜出现;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做课堂讲授;自身带有明确的政治意向和诉求。西方学者借助MOOC平台,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向全世界学习者宣扬和推销历史虚无主义,其影响面大,危害极深。加强对MOOC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和方方的《风景,》都主要表达了生命。这三位作家都采用了诗性的叙述手法,以其不同的生命哲学来反馈各异的生命现象和真相。作家诗性的叙述在这三篇作品中产生让生命命题抒情化和诗意化的效果,使作品内容深刻而意蕴悠长。  相似文献   

9.
小说具有不同于诗歌、戏剧的叙事方式。在小说翻译研究中,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的内容,还要反映原文中通过独特叙事方式体现出的美学效果,充分体现原作者在创作时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这也是原文风格的具体体现。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时要对原文的叙事特征作全面考察,恰当把握原文叙事技巧,避免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说事实上,仅仅建立内容层面的对等而忽略原作者对表现形式的操纵。本文以《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考察了不可靠叙述作为小说叙事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文中的作用和在译文中的再现,从而成功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和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主要是通过情态系统体现的.情态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愿望和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实现人际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以《简·爱》为语料,对小说主人公语言情态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通过定量分析探究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地位差距和角色关系等因素对说话者语言情态选择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小说语言情态的人际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英美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模糊性语言,具有弹性特征,相较于直白语言,模糊语言更为灵活与生动。萨克雷的《名利场》作为英美文学经典讽刺小说之一,在人物刻画与故事情节推动期间应用了语义模糊、修辞模糊、模糊词汇三种不同的模糊语言技巧。在翻译时,需把握模糊语言的出现场景,采用恰当转化手段,在准确传递原文内涵的同时,提高《名利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际著名演员成龙导演的国产大片《十二生肖》为例,深刻阐述了在中英字幕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进行恰当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异化与归化两种途径深入探讨字幕翻译中译者对文化因素处理的策略和技巧,旨在为以后的字幕翻译研究提供些许实证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王香玲 《海外英语》2020,(7):136-137,164
影视剧语言来源于生活,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同时又经过艺术加工,高于生活,具备"戏剧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影视剧中人物语言最能直接呈现人物性格特征,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留人物语言之"味",用地道的中国话表达出来,做到精辟深刻,发人深省,达到影视剧特有的艺术效果.文章选取了英剧《唐顿庄园》中老夫人的语言为例,从"性格化""生活化"和"哲理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译制版和"破烂熊"字幕组的翻译,并适当加以改译,让影视剧中人物语言具备影视剧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英国在全球数百年的殖民扩张中,殖民手段逐渐成熟,隐蔽,从早期的武力征服到中后期的语言文化殖民,从肉体枷锁到精神桎梏。乔治.兰明的成长小说《在我皮肤的城堡中》为读者充分展现了宗主国英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在殖民地巴巴多斯的深远影响:语言文化殖民凸显帝国的强势文化,隐没少数民族的弱势文化,使殖民地人民失去自我,成为驯顺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以法国叙述学家Gerard Genette的叙述话语理论为指导,探讨无时性叙述在纳博科夫<微暗的火>中的运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该小说的叙述时间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叙述类文本占很大的比重。叙述类文本是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将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在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那么,如何对叙述类文本进行正确、科学、合理的解读呢?下面我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例,试析叙述类文本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大量的双关语是翻译的难题,两全译本的译者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杨译倾向于直译加注的方法,力求忠实于原文;霍译倾向于读者,将原语的双关语译成了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双关语,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两译本翻译活动的策动者不同,翻译目的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实际涉及的是如何沟通和移植异域文化,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困难。由于翻译目的不同,杨宪益和霍克斯对小说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存在较大差别。杨宪益夫妇旨在尽可能多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因此多采用异化手法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而霍译主要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策略,力求使读者易解,但在翻译实践中也在多处采用了异化策略。实践证明,在进行文化移植时,直译和音译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游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然而文字游戏翻译研究很少有人关注.本文首先对《围城》中出现的文字游戏进行归纳,然后通过对其英译本的研究总结出文字游戏翻译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名字,名如其人,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抑或是地点的名字,名字翻译都是力求准确地表达名字主人所特定的气质或者品质特征。本文选取萨克雷《名利场》中的部分人名,参照杨必老师《名利场》译文进行了分析欣赏,得出在文学作品中英文名字翻译要求尽量采用意译法,同时兼顾读音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