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首先是因为刘兰芝被遣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焦仲卿的母亲便被当成了悲剧的制造者。但是 ,我们却忽略了是刘兰芝主动请求遣归这个重要的细节。从诗中来看 ,焦母虽早对刘兰芝不满 ,但她并没有明确宣布要遣兰芝回家 ,也就是说虽早有婆媳之间的磨擦却还没有发展到婆媳关系彻底破裂的程度。实际是兰芝首先发难。她的主动求遣成了矛盾完全激化的导火索。按理说 ,一方面兰芝要求被遣 ,另一方面 ,焦母也早有此意 ,岂不是双方乐意皆大欢喜吗 ?因为这样兰芝可以脱离苦海 ,焦母又可除去“眼中钉”。但是 ,为什…  相似文献   

2.
话中之话     
《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刘兰芝被遣告别阿母时说的那段话、逼嫁时对阿兄说的那段话和焦仲卿在殉情前对阿母说的那段话,话中有话,有着丰富的潜台词。分析这三段话及其潜台词,可以看出刘兰芝、焦仲卿对封建礼教、对封建家长制的那种合而不露的强烈的愤怒和辛辣的嘲讽。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相似文献   

4.
李成斌 《中学文科》2009,(13):11-11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相似文献   

5.
焦母对其子焦仲卿下了一道通牒:“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无奈之下,仲卿对其妻刘兰芝说:“卿但暂还家”。虽然也许诺“还必相迎取”,但实际上,兰芝是被焦家休弃了。明明夫妻恩爱,为何焦母要棒打鸳鸯?为何兰芝不但得不到婆婆的欣赏与肯定还落得遭遣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被遣,源于她和焦母的矛盾.人们同情兰芝的不幸,总会油然引起探究她俩何以产生矛盾的兴趣.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兰芝性格执着,有决断,不向蛮横的高压手段投降,因而和要保持封建家长的绝对权威的焦母产生了矛盾,于是被焦母以“不顺父母”的罪名遣归了.我以为,这固然是兰芝被遣的一个原因,但是观其自幼“诵诗书”、“知礼仪”的教养,观其自述婚后“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的经历,她是处处按照礼教的要求行事的.只是在自知无力挽回被遣命运的情况下,迫于愿作孝妇而不可得,她才起而反抗,因此反抗不是导致她被遣的主要原因.读诗前小序,可知这首诗所叙写的是汉末实事.这启示我们:要探讨兰芝被遣的主要原因,就必须首先弄清这首诗产生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7.
话说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又遭大哥逼婚,伤痛欲绝,万念俱灰。她来到了“绝情崖”,旁边有块巨大的碑,上面写着一首诗,想必是杨过夫妇所作:游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读完这首诗,刘兰芝顿时觉得太阳穴处微微发热,七经八脉全被打通,一  相似文献   

8.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作为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值得广大读者咀嚼赏鉴。文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温柔、勤劳、懂礼仪、有教养,一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但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光彩照人的,却遭遣了。说到原因,文中只是借焦仲卿之母告诉了大家一个很难令人信服的理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至于怎样的“无礼节”,怎样的“自专由”,却没有具体交代。况且依据刘兰芝在焦家“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的表现以及在离开焦家时“上堂拜阿母”、“念母劳家里”且告诫小姑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言谈举止,真的是无任何“无礼节”和“自专由”之嫌。于是刘兰芝被遣的具体原因也就成了众人推测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多次与各位同事和广大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认为刘兰芝遭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刘兰芝被焦母遣归的原因,学术界大致有兰芝无子说、焦母变态说、兰芝位卑遭遣说、兰芝太矮遭遣说、兰芝因才遭遣说等5种说法。兰芝因才遭遣说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正是因为刘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个才女,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有些叛逆意识,这才冒犯了封建家长的尊严,被焦母遣归。  相似文献   

10.
在刘兰芝、焦仲卿与封建家长焦母的矛盾斗争中,我们总认为刘、焦,尤其是无辜被遣的刘兰芝是处于弱者的那一边的。但事实上,刘兰芝从求遣到遣归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味被动。  相似文献   

11.
在刘兰芝、焦仲卿与封建家长焦母的矛盾斗争中,我们总认为刘、焦,尤其是无辜被遣的刘兰芝是处于弱者的那一边的。但事实上,刘兰芝从求遣到遣归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味被动。  相似文献   

12.
"主动请遣"与"严妆别姥"是<孔雀东南飞>中刻画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的两个重要情节.关于这两处的作用,<教师教学用书>中说,"主动请遣"表现了刘兰芝的"忍无可忍"、"坚决果断","严妆别姥"则表现了刘兰芝面对被遣命运的"从容".其他评论性的文章虽说法不同,但其实质大同小异,只是关照的角度或说法有所不同而已.首先,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或事情的一个方面,因而又是肤浅和片面的,因为其中在坚决的态度、刚强的性格背后,还隐含着刘兰芝无言的乞求.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为仲卿母所遣”的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如赵新尉的无子说;(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82年第21期)王汝弼的太守阴谋掠夺人妻说;(见陕西人民出版社《乐府散论》)刘国力的嫉恨说;(见《语文》杂志1988年第3期《关于刘兰芝为何被休》)游国恩的不够勤快说;(《论“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性及其他”)唐弢的门第不配说;(《论故事诗“孔雀东南飞”》)还有王运熙、孙殊青等人的不顺公婆说等等。凡此种种观点,在分析研究其作品时,都能够尊重其原文的某些事实,自园其说,有一定学术价值。今笔者再谈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在刘兰芝被遣,焦仲卿送别时写道:“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这里的“隐隐何甸甸”,课本注为:“隐隐、甸甸,都是车声。”然细玩诗意,车声说似觉不妥。隐隐、甸甸,作为象声词,都是用于形容不甚分明的复合声,如《晋书》有云:“赤气竟天,隐隐有声。”《苍颉篇》“车(车甸)(车甸),众车声。”而此诗中仅有一车一马,绝无此般大声;且歧路悲悽,车轮迟缓,马蹄胸蹰,其声微缓可知。因此,我认为,对于这句诗,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是叙述刘兰芝、焦促卿爱情婚姻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刘兰芝为何被遣,因诗中交代不够具体,给后人评论留下了较大的揣测空间:或封建礼教说,或兰芝无子说,或兰芝反抗说,或兰芝失贞说,或焦母妒嫉说,诸如此类。其中,封建礼教说在总体把握上可信性强,认可者众, 但从中国封建礼教的外延十分宽泛来考察,又实在难以对号入座;其余观点在某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主要是刘兰芝无子、焦母的嫉妒和门户不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刘兰芝被遣原因之我见张煜凌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叙述了一个在封建宗法势力、封建礼教统治下一对相亲相爱的青年夫妇被迫离散,最后双双自杀的悲剧、笔者认为,探明兰芝仲卿的婚姻悲剧的具体原因对于理解本诗的主旨,认识封建时代的伦理观念、婚...  相似文献   

19.
陈九彬 《学语文》2004,(4):13-13
初读课文,只见焦仲卿和刘兰芝情意绵绵誓同生死,知其相爱至深,但在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两人的性格却有“歧见”。开始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焦仲卿无法劝说母亲留下妻子时,焦刘二人对未来的预想。焦仲卿希望等待形势好转,再图破镜重圆,他说“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刘兰芝没有这么乐观,她认为现存的婚姻都无法保住,一旦被遣,形势  相似文献   

20.
刘兰芝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具体而言,刘兰芝的命运有以下六悲: 一悲尽心尽力孝敬婆婆却不被认可。刘兰芝在焦府,昼夜勤作,孝敬婆婆,知书达理,任劳任怨。然而婆婆却百般刁难,看她不顺眼,甚至遣她回家。刘兰芝的付出是辛劳的,不仅不能得到一丝回报或是一份安慰,反而被人漠视乃至污蔑,必然是痛苦的、悲凉的。 二悲夫婿求情不准而无奈回家。婆婆百般刁难遣她回家,如果说能得到丈夫的理解与帮助,或许也算是一丝安慰,或许兰芝也能认命。然而,对于刘兰芝而言,丈夫的理解和安慰是多么的苍白!求情不准,慑于母威只好委曲求全。兰芝终究还家。焦仲卿对兰芝的爱是无庸置疑的。但面对现实,口头上的“爱”又有何用?在刘兰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自然是唯一的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