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的部分。新的历史时期,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实现二十字的伟大目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已显得非常迫切。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佳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6):102-106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正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努力通过体制改革、提高家长素质、改善教师条件、加强社会服务等途径,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旨"面向学生全体"相背离,而辍学学生作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问题。本调研报告首先陈述了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状,进而分析了造成辍学现象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校课程内容和评价制度,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开放对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大致可分为农民的初步解放、农民的转型、农民的分化三个阶段.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劳动力解放的深化,农村的科学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培养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促进农业人口文化素养提升的有力措施和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农业现代科技远程培训项目"的实践,探讨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托电大的系统优势,拓展培训方式,总结了适合广西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势在必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既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对现行职教体制的严峻挑战。只有从观念、机制到操作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职业教育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五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轨道上来,通过"农民"解决"农村"、"农业"问题,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五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长期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对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表明了中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决心。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就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已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而非"转移"进入城镇的特点,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素质过低是玉溪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玉溪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才能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玉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向何处转移?大、中城市容量有限,农村小城镇不具备条件。我们的选择是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载体。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把小城镇建设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文化问题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民健身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最后从文化的不同层次结构角度探寻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论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并论述了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指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民健身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最后从文化的不同层次结构探寻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偏低、经济上不独立、家庭负担较重、参政意识不强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农村妇女作用的正常发挥。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体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足、文化建设落后、主体力量削弱、体育指导员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为因素偏重等.并针对其制因,提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新农村体育、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建立建全农村体育法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并不能促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还必须有效提高农民转户迁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空间,然而"民工荒"现象在我国各区域不同程度凸显,似乎预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殆尽。目前我国劳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将品牌信号引入劳务市场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以品牌信号甄别劳务市场中的劳动力质量是可行且必要的;劳务品牌信号甄别机制发挥作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雇主雇佣高质量劳动力与雇佣低质量劳动力获得的效用之差界于低质量劳动力与高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之间。因此,加大低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和减小高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都有利于品牌信号更好地发挥对劳动力质量的甄别功能,更有效地解决劳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与长效性。要积极扶持劳务品牌建设,重视劳务品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劳务品牌的行业协会和输出基地,加大对假冒劳务品牌的惩罚和查处力度,并加快品牌劳动力市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促进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促进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