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手记的写作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九十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人民日报华东版在一段时间内专门开辟了“隐身人手记”的专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的几家报纸在1995年“两会”召开期间也都争相采用“手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下来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九、十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既然手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存在,它出就拥有自身的采写规律。从体裁上来看,它不同于见闻,见闻涉及的是所见所闻的事物,而手记则扩展为所见所闻所思。它与采访札记又有不同的地方,采访札记虽也有所见所闻所思这一特点,但是手记较多地侧重思。  相似文献   

3.
手记的写作     
手记的写作范军,茅建华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下来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9、10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人民日报》华东...  相似文献   

4.
手记的写作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下来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九、十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  相似文献   

5.
手记的写作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下来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既然手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存在,它也就拥有自身的采写规律。从体裁上来看,它不同于见闻。见闻涉及的是所见所闻的事物;而手记则扩展为所见所闻所思。它与采访札记又有不同的地方,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前总编范敬宜同志,堪称我党新闻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典范之一。其典范性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总编辑手记》一书中(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4月版。以下简称“手记”)。手记是范总在业务值班时,针对人民日报的稿件、版面等中反映出的问题、经验而及时写出的指导意见或短论汇编。正因为不是为出书而写,手记内容虽少了所谓理论框架,却是格外生动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家办报的种种特色和风采。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总编辑手记》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范敬宜同志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以来,经常在“值班手记”上写下一段段批语,这些“手记”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关于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颐园评读报纸开始不久,胡乔木就提出了记者和编辑要认真采编新闻。新闻在当时也称作消息。他说:“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辽阔无限。”可是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新闻很少,本报记者写的新闻更少,重要新闻主要是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记得胡乔木曾问过总编辑邓拓,“人民日报有那么多记者,为什么写的新闻那么少?”邓拓回答说:“主要是记者的新闻观念不强,我们一定设法改变这种情况。”邓拓说到就办到了,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以后,版面上的新闻数量确实增多了。不过新闻  相似文献   

10.
名记、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激情,是新闻记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的生命。”激情对记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1.
1995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1995年(第二届)“韬奋新苗奖”评选结果公告。“韬奋新苗奖”是全国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最高奖,它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改革月报》编辑部及韬奋新苗奖基金会评选。今年,全国共有40余所高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参与角逐。在124名获奖人中,新疆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有五人获得四个三等奖和一个提名奖。他们能在2000多名大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令人钦佩。笔者特意走访了他们。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13.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向来不愿出书”,却应新闻界同行的要求,于今年初出版了一本《总编辑手记》。写值班手记是《人民日报》的传统,凡值班的老总和总编室负责人都要认真写值班手记。范敬宜于1993年秋到任接过这本手记后,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很多内容。一是增加了对当天报纸内容和版面的评点,有表扬有批评;二是借题发挥,阐述对新闻宣传业务的意见、主张;三是对前一阶段的宣传报道作一些小结,对下一阶段的直传作出部署、安排。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上每天坚持写这本值班手记,不知不觉写了三四十万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4.
周婧 《电子出版》2003,(7):44-47
网络媒体,踏着20世纪互联网技术兴起的风浪,呼啸而来,它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神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网络相结合,走出自己飞跃性发展的新路成为业界学者和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民网”的发展——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触网”历程的缩影 1991年4月,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出版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1995年1月,《神州学人》在中国大陆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1995年10月,《中国贸易商报》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搬上了互联网,标志着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的起步。1997年,人民网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诞生,掀起了我国新闻媒体“触网”的浪潮。人民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现阶段许多传统新闻媒体“触网”的经历1。 1、酝酿 从1993年起,《人民日报》光盘版就开始按年度发行。到1995年9月《人民日报》开始把自己的电子数据用域名“CNWEB”放到新加坡的一  相似文献   

15.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开辟《寄语两会》《两会手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专栏,除此之外,还专门派出记者盯住“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注意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1995年《信手拈来写变化》征文开首篇《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这是一条极寻常、易流失的信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却独具慧眼,在报社与来自辽西贫困山区的建昌县委宣传部长闲谈时敏锐地发现线索并写出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各媒体"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记者手记"这一新闻写作样式"火"了起来.在"走转改"活动中,各类媒体都开办了"记者手记"这一专栏.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到省、地市报. 那么,如何认识"记者手记"和写作"记者手记"呢? 一、"手记"与"记者手记" 手记这一文体最初应该来源于笔记文体和日记文体.相关解释为,亲笔写的书信、日记、笔记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在《楚天都市报》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记者手记”,所发数量不多,但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汉口读者焦抒仁就以《希望多些“记者手记”》为题,提出“我们希望能经常看到记者的手记,让我们共读,共享!” 是什么原因使得读者对它一往情深呢?我认为,其力量,就在于它以“心灵的对话”,引起了广泛的深沉的共鸣。 现就此作些分析。 (一) “笔者读着这一篇篇记者手记,其实是在读着一个个鲜有人知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是读者来信中的一段文字。它反映了许多读者内心中的一种需求。 是的,记者,本身是一个比较特…  相似文献   

19.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刘锐 《新闻三昧》2006,(3):36-37
话题新闻是通过解析讨论由具有特殊潜在价值因素的新闻事实所引发出的话题,推动化解它所反映的典型矛盾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每月聚焦”栏目推出一篇报道《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首开话题新闻实践先河。随后《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今日话题”、“热点透视”、“光明视点”等栏目上发表了大量的话题新闻,形成话题新闻的栏目化、制度化。此外《,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热点解读”专栏、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日论坛”等,亦都属于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