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是一切生命形式的基础和前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 ,也是诗歌的重要源泉。诗歌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是诗人某种精神气质的升华 ,又是诗人情性的艺术表现 ,也是诗人个性禀赋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对于诗歌精神,王家新有诸多的阐释。“诗歌永远有它的标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见而又确凿无误的尺度,在秘密地激励和提升着一个诗人”,“诗人所有的写作最终要达到的就是对这些标准的确立,诗的力量就来自这种肯定”,“诗人是一种语言和精神的存在。在我心目中的‘诗人’是那种具有杰出的诗性语言能力而又以其精神的存在唤起和激励我们的灵魂的人”,“诗歌终归是精神的领域,因此只能是一种心灵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师荣 《教师》2011,(10):128-128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其所咏之物,都表现了一种诗人的精神,诗人的每一种精神都有庞大的民族文化作其支撑。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诗人们喜欢歌咏之物,诗人歌咏菊花,其实是在歌咏诗人主体。因为在菊花身上,集中了中国古典诗人的穷达观、进退观、显隐观,也承载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美好品质、崇高精神和心灵憧憬。  相似文献   

4.
“海的子民“与“海子“是繁杂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塑造出来的两代具有不同精神气质与信念归属的诗人,这两位诗人成为他们各自时代的精神与艺术的代表,他们经历了不同的然而是深刻而复杂的意识转轨.本文关注的是,这两代诗人之间的精神差异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盛唐大诗人李白在诗歌中塑造的大鹏形象的内涵,认为它是诗人自己积极进取精神的征象,是诗人反叛性格的表征,是诗人生命轨迹的写照。文章据诗而论,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诗人笔下,许多物象不仅表现出了高于现实的美,而且也象征了一种人格精神,其咏物诗中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是竹、松、梅、菊、石等物象,诗人们使这些渊源已久的物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意识形态构成了诗歌创作的主体,自我是诗人创作中的首要表现对象。本文试从爱情伦理、革命战斗精神、悲剧精神三个方面来解析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其作品《唐璜》中的自我表现,从而使人们能更好、更全面地解读和理解拜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8.
孔子以诗教培养儒家学者,使他们成为有道义精神的政治家,也成为懂艺术美的诗人,在古代教育史上是伟大的贡献.孔子还特别重视《诗经》中的雅颂部分,从其中的优秀士大夫的形象中,概括出道义的精神原则,在政治上培养了无数具有浩然正气的政治家,也培养无数具有道义精神的诗人.道义发展为“气”,成为中国诗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优秀诗歌感染力的所在,因为它使诗人的精神境界升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时代及诗人创作的影响.唐诗中出现大量的"独"诗句,体现了唐代诗人独有的治世理想,以及对于社会的忧患感;当理想的热情被无情地摧垮后,"独"精神体现了唐代诗人失意的苦闷;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独"精神体现了诗人在淡泊明志中找到的超脱之道.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隐逸计人、平民化诗人、哲理诗诗人、儒道释融合而臻化境的诗人、首开平淡自然之风的诗人、首创无我之境的诗人。这七大开 拓,奠定了陶渊明古今一流诗人的崇高地位。陶诗也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堡垒、精神归和心向往之的最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宏观比较视野探讨作为生命价值存在的诗的言说,意在追问原初意义的诗的本体论依据。认为:超越文化差异的原初的诗意精神是诗人的激情与诗人的祈祷。作为人的原初存在的生命欲望,在诗的世界中既呈现为浸透了诗人精神信念的诗的激情,也呈现为充盈着诗人生命激情的诗的祈祷。激情与祈祷是诗的最本然也是最高级的诗性品质,构成作为生命价值存在的诗的言说的基本内容。诗人在激情中生命敞开存在最幽深的领域,在祈祷中人能够倾听到最高远处“道”的言说,由此,诗人开拓人类精神存在的深广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诗人们以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与博大的民族精神关注着故土与人民,并以一种不断走向成熟的自审意识,审视着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生命形态。诗人们无论是以家园式意象的捕捉还是对民族文化记忆的传达,都是一种深刻的灵魂洗礼与一种强烈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14,(19):12-13
创业者需要具备诗人、科学家、记者、拳击手的精神。 诗人 “一个诗人往往是积极热情的,他的脑海里充满了无数的创意,如若无法吐露自己的心声,他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似文献   

14.
华兹华斯是一个灵视诗人。华氏的灵视力首先表现在其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人坚信世间万物皆有神性,死亡是生命的延续;同时,华兹华斯的灵视力使他把自然当作传达情感的强有力的工具,在诗人的眼中,自然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媒介,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最能激发想像力的工具,是人类精神的伊甸园;华兹华斯还是是一个热衷于描写人类精神世界的大师,他喜欢选择贫苦的农夫、儿童、心智不全者以及老人作为他文学创作的对象,通过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探索,诗人成功的展示了那沉静而永在的人性的悲曲中所渗透的人性的崇高。  相似文献   

15.
赵宏维 《文教资料》2007,(12):75-77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作为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的雪莱,毫不例外地在他的诗作与人生中表现了这一点。本文从社会背景、浪漫主义的宣言、诗人的诗学观以及诗人本身的命运和作品的角度,探讨雪莱的悲剧精神。正如悲剧本身一样,雪莱的悲剧精神缘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不可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雪莱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革命诗人。他反对暴政和压迫,他的诗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本文从几个角度分析的雪莱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7.
桃花和松树是两个常见的文学题材,至唐代达到鼎盛。李白是唐代写桃花和松树最多的诗人之一。在李白的诗歌中。桃花和松树不仅有形有色有声,还具有人格和精神,显然超出了描写事物的范畴,蕴含着诗人的道德精神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自南朝以来,闽籍诗人以及宦游、流寓福建的非闽籍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是福建诗词创作传统的核心,当代福建诗人,包括旅居海外以及港澳的闽籍诗人,继承和发扬了福建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福建诗词创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咏物诗是其悲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每首咏物诗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忧己伤物的思想感情.杜甫的咏物诗愈到晚年愈精湛,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愈深刻.  相似文献   

20.
《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一篇作品。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