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电影产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本文以余华的小说《活着》和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背景结构、人物塑造及命运角度进行对比解读,并挖掘存在差异的原因,认识到小说和电影是两种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质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蒋珊珊 《文教资料》2014,(36):131-132
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原载《收获》92年第6期),影片中虽和原著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节,但是两者在叙述、主题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可以称得上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本文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小说《活着》与电影剧本,这两个具有互文性文本的异同,探讨由小说到电影的嬗变问题以及电影的改编对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许多读者都读过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简略的近现代史,在1994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把它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并且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无论《活着》是小说还是电影,都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化主要突出在历史的叙事方面,从历史的大背景下描述小人物悲喜交加的命运,尤为突出了在历史浪潮之中,小人物风雨漂泊的人生。在电影之中,皮影戏这一事物多次出现,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主人公一生的命运与它息息相关,相对于小说而言,电影《活着》减轻了小说赋予的凄凉,给影片整体上带来了温暖的意境。本文主要探讨《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化。  相似文献   

4.
由先锋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作为中国当代电影的经典之作,屡屡斩获海外电影大奖。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改编着眼于先锋隐喻性、民族神话及电影化想象等方面,使他的电影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获得新的魅力与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最富有才情与声望的小说家余华在1982年创作了小说《活着》。《活着》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文坛的巨大震动。其先锋精神与乡村的沉痛现状成为一种灰色的民族记忆。据原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在1994年由导演张艺谋摄制完成,电影《活着》以一种主观的情感色彩进入,将故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6.
余华是我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活着》标志着其创作风格逐渐开始演变,他才华横溢的语言操纵能力、天才的想象力使得这部小说享誉中外。由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于1994年上映,影片一经拇出同样声誉斐然。《活着》小说和电影从主题思想、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结构线索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这主要因为余华和张艺谋对“活着”内涵意义有不同理解、电影与小说表现效果不同以及电影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但小说和电影都促使受众思考活着的方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华是我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活着》标志着其创作风格逐渐开始演变,他才华横溢的语言操纵能力、天才的想象力使得这部小说享誉中外。由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于1994年上映,影片一经播出同样声誉斐然。《活着》小说和电影从主题思想、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结构线索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这主要因为余华和张艺谋对"活着"内涵意义有不同理解、电影与小说表现效果不同以及电影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但小说和电影都促使受众思考活着的方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影版《活着》和电视剧版《福贵》都是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故事原型改编的。电影的叙事主题是活着不易,电视剧的叙事主题既有活着不易,也有可贵的人性。电影的叙事策略张力十足,扣人心弦,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张力不足,平实舒缓。电影的细节描写很少,电视剧的细节描写处处皆是,生动具体。电影的人物塑造符号化定性,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立体丰满。电影呈现出来的是表现性质的内容,电视呈现出来的是再现性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有关电影改编层级及电影叙事特点等影视批评理论,研究和赏鉴影片《活着》的主题和叙事结构,同时对比小说原著,客观评价张艺谋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赵亚婷 《文教资料》2014,(36):127-130
从文学改编到电影向来是电影创作中的一大难题,而同时将文学作品搬上大荧幕又是许多导演乐此不疲的事。因而,如何实现这"惊险的一跃"是创作者们都在积极探索的事。而张艺谋改编自余华《活着》的同名电影可以说在这"惊险的一跃"做出了优美的姿势,本文将从大众化与个性化两个方面来对电影《活着》的改编进行解读,以期为影视文学改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小说到电影的剧本改编,涉及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时空串联方式,二是由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转换.以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为例,通过从小说《长恨歌》到剧本《长恨歌》,再到电影《长恨歌》的分析,总结从小说到电影剧本改编的基本规律,并探寻其文学创作价值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的最新力作《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由于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二者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传达出了作家和导演不同的艺术诉求。文章通过比较《陆犯焉识》与《归来》,来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从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作为今年最重要的电影改编案例,因涉及"文革"背景和改编者对原著的"大幅削减"引起争议。通过对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的细读,对小说内容进行细致比较分析,得出电影《归来》的改编主要采取了淡化政治影响、淡化个人与时代关系、简化家庭人物关系等策略,投射了当下社会的文化特征及创作者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小说和电影都属于叙事艺术,很多电影的拍摄都离不开小说。但是电影又不是对小说文本的直接复制,而是根据电影拍摄的需要,或者创作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对小说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动,这样的变化对于不同文本情感的表达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活着》这部笼罩在悲剧之中的小说和以这部小说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影悲剧情感的表达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中的"个体体验"与"叙事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两个文本之间悲剧精神表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电影《喜福会》的艺术表现、情节删改及寓意转变三个方面入手,对电影作品的改编进行评价及对比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异同,进而试论电影改编对小说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的<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而成的.但电影的<活着>虽然也充斥着死亡,却不让人感到那么沉重.本文主要从身份和文化观念上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家》的电影改编 巴金小说《家》的电影改编作品而为中国国内一般公众所熟悉的,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家》,然而实际上,《家》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被改编为电影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迄今为止已经被用两种语言改编了四次。按时间序列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读《活着》 ,是四年前 ,我擦干泪水感慨道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 ,重读《活着》 ,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活着》感动了读者 ,是因为首先感动了作者。如余华所说 :“我是哭着将这部小说写完的 ,后来出版社送来校样 ,我也是哭着读完。后来有很多次当众朗读 ,读一遍要哭一遍。福贵越来越成为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好朋友。”他自己也说《活着》“让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活着》同样感动了世界。它赢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奖 ,而由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大…  相似文献   

19.
电影改编就是“将故事、小说或剧本改编为电影脚本。”它是把别种样式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形式的创造性劳动,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895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出现了电影改编,较早的要数梅里爱1902年拍的《月球旅行记》。到目前,小说已成为改编的主要来源。据粗略统计,从开始评奥斯卡奖起,约四分之三的“最佳影片”是改编作品。全世界年产影片4千多部,改编片约占20%—40%。电影史上许多名片,从标志电影成为独立艺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电影《影》改编自小说文本《荆州杀》,是2018年的一大电影巨制。张艺谋作为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改编小说文本《荆州杀》:一是地域特色的保留和电影化立场的坚守;二是电影经过表现精英向大众的阶级突破和国家到个人的重心切换而重塑起来的崭新历史观;三是电影通过对男性之欲、女性所求和权力者的渴望三方面的描写表达出的在森严稳定的历史秩序下本我释放的回归。分析电影《影》和小说文本《荆州杀》之间的区别,探讨中国电影拍摄以及对原著的中国式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