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的内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素材或材料。内容行之于文字就是作文,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必须从内容入手。“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既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经验。怎样才能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阐明得很清楚,那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2.
《大纲》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求学生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克服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通病。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一、积累素材,为学生“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综观小学生活动类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比较严重,从中难以看到孩子的独特个性和真实感受。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活动引导忽视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笔者认为,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从其爱好和兴趣入手,多方面引导。这样,既解除了小学生作文“无米下锅”之虑,又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作文当作一件喜爱的礼物来接受,为今后能写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小学生写作文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材料可写。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非学生见识少 ,生活单调 ,而是学生积累、筛选累材的认识能力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因此 ,我们以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激发作文兴趣 ,首先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提高认识水平。一、引导学生用扫描搜寻的眼光观察事物 ,培养认识的广泛性叶圣陶说 :“生活越丰富 ,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 ,观察认识能力差 ,对生活缺乏深刻感受 ,许许多多生动新鲜的材料就悄悄地从身边溜走了。故此 ,引导学生用扫描搜寻的…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作文情景,丰富儿童作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为小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因此,应尽可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去看一看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鸟兽虫鱼,日月星空,风霜雨雪……让学生写生活日记,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语,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叶老说:“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么想才对,该怎么写才好。”作文的批语,不管是“总批”还是“眉批”,都要坚持“四忌”和“四要”。 1、忌公式化。有的老师把小学生的作文分成“好、中、差”三类,分别给予类似的评语。好的作文不外乎:“中心明确,内容具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因为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才是不知道怎么写。从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从内容入手,写“生活作文”。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指导小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然后从中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写成作文。 下面结合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的。   一、结合学…  相似文献   

9.
不可否认,作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如何让学生乐写、能写、善写是值得教师永远研究的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能够留心,运用匠心,保持耐心,用“心”去铺设作文成功之路。 一、留心捕捉 积累写作好素材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内容来源于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大多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何把“大纲”这一要求落实到教学中去,又如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阅读方法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将作文训练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九年义务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题目很多都是直接点明中心的。如:第九册上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十里长街送总理…  相似文献   

12.
如何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广东邝维胜“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从内容入手呢?1.精读。习作例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我平时很重视指导学生去读并背...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想像力和作文能力,充分展示当今小学生的创新作文,我们与区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举办“2005年秋季小学生创新作文竞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事项说明如下,希望小读者们踊跃参加。一、主办单位:广西区科协、广西区教育厅二、承办单位: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广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基地三、协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小学生创新作文》编辑部四、参赛对象:小学二至六年级五、竞赛内容:小学二年级要求写有想像力的一段话;三至六年级要求写一篇创新的想象作文。六、收稿时间:从2005年9…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差.除了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外.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材料,掌握的丰富程度如何。通过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写好作文,就得先积累材料像当代散文家秦牧说的那样,从事写作的人必须建立三个“仓库”。建立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材料“仓库”是我们引导学生要建立的第一个“仓库”。人们的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活中的材料是无比有趣,无比生动,不可计数的。这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热心参加有益于心身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要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多写笔记,把自己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建立起充实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学生持之以恒.勤于笔录,长年累月地把生活中的材料积累起来,建立起充实的材料“仓库”,作文就不会内容贫乏.空洞无物。  相似文献   

16.
一、内容入手从义到文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是他们的所做、所见、所想、所闻。“内容入手,从义到文”,一符合小学作文和小学生学作文的客观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二.可以改变小学主作文难,教师指导批改难的局面,使作文成为一项轻松、愉快的教学系回。要让学生作文内蕾丰审条彩,生动活泼,一般和采用下述几种历法:1@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儿的的生活是烂漫多彩的,天真无邪的,童趣盎然的·2、提醒学生认识自己冒边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要实现小学生写作兴趣提升,语文教师必须进行耐心指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作文结合起来,要还给学生写的“自由”,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人人做老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于是乎有许多人就把培养小学生“虚构”能力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想象作文,而把“虚构”作为小学生纪实作文的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不仅应该允许“虚构”,还应该着力呵护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因为,“虚构”并非“虚假”,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虚构”就会令小学生纪实作文如虎添翼,并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一、以“虚构”启发思路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苦恼的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写。其实,学生的积累犹如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在启动学生表达兴趣的同时,诱导其挖掘自身的…  相似文献   

19.
《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围绕大纲精神,我在指导中年级学生一次习作时,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1991年开始,我进行了三年探索,把电教多媒体优化组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给学生有充分观察人、事、物、景的机会,从方法上,内容上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一、利用电教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相,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象,光色、声音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