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中华职业教育社由黄炎培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春、宋汉章等48人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数十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作出贡献,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华,发生“九·一八”事变,本社活动转人一个新的阶段,在推进教育事业的同时,投人抗日民主运动。1…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5月6日,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团体。85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为革除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弊端,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骞、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教社把“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自己奋斗的理想,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并在推行与发展职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及其意义黄炎培在1917年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1934年经中华职业教育社公订:“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相似文献   

4.
黄炎培先生毕生从事职业教育,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理念,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正如黄炎培先生所提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的目标中,与生俱来地负载着"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等多个向度的使命。因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旧话新提     
兴办职业教育,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建社之初曾经提出过,职业教育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个话,七十年了,说是旧话,真是旧得很。这个目标达到了吗?七十年后的今天还只能回答:没有。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当今教育界和理论界议论纷纷的“热”点。建国以来,我们曾经规定“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服从于阶级斗争为纲”。近来又提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现在则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是提高民族素质。最近,中华职业教育社在章程中开宗明义地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能力之准备。”它所宣告的这个职业教育的目的正确吗?我们知道,这还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等在72年前提出来  相似文献   

8.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7年由黄炎培、蔡元培等教育家发起创立.立社之初即提出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职业教育思想,面向工农大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职教传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解放后继续在职教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17年,黄炎培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对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创造以及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黄炎培在一生的活动中,服膺和倡导“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他的一生和他的事业也确实实践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扬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目的:一、"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二、"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三、"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之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而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分类,则有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商业教育、家事教育、公职教育、专业教育等六项。此皆经过本社同人若干次之研究讨论而始决定者。  相似文献   

12.
蒋超 《成才之路》2014,(23):2-3
正自黄炎培先生提出在中国发展"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职业教育至今,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除了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等客观原因外,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发展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学生管理是一所学校运行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摆在每个职业学校班主任面前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众之义务。而其目的是: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可见,作为职业教育,其目的可概括为:一是个体的素质培养,二是谋生的技能训练。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被有发展眼光的企业家所看好。然而,长期以来,技工学校的政治课教学无情地遭到冷落和漠视,并且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表现在:政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序言中华职业教育社由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春、宋汉章等48人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其宗旨是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以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  相似文献   

15.
黄勤芬 《中国培训》1998,(10):17-19
把直接有效地为就业服务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原本是个老话题。早在八十年前,我国职业教育先驱者黄炎培先生就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结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由他倡导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把“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列为三项立社宗...  相似文献   

16.
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五)●吴长翼职海钩沉本栏编辑史和平女子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炎培主张“男女教育机会应该均等”,他认为“解放必先自立,必先能治生”。女子职业教育,培养女子“独立自治之道”,而且“由个人之能力而发展社会之能力”。职教社...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为从事社会职业进行准备的一种教育类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关于修订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中提出:“为进入职业领域做准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它应该是学习者获得某一领域内的若干职业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核心技能,使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杜威认为,职业即一个人的事业,职业即生长、生活.他反对职业训练与文化修养的背离、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对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脱离,这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威认为职业即一个人的事业,职业即生长、生活。他推崇"综合教育计划",反对职业训练与文化修养的背离、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对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脱离,这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柳靖  刘超 《职教论坛》2023,(4):14-20
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考生个人意愿、条件,将准备接受下一阶段教育的考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选拔分流到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在选拔分流的依据、方式、理念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在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与合理预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融入“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推进技能考试体系建设,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途径,引导考生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适配衔接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分流的科学性、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