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作自由是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艺工作永恒的追求。从现实维度上看,由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因素的消极影响已弱化,当前我国的艺术创作获得了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和经济已成为制约创作自由的重要因素。从学理维度上看,心灵自由是创作自由的本质所在,创作主体经由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之途,以审美之维超越实体、功利的局限,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灵自主解放和自由创造,但即便是在学理的预设中,绝对的自由也是虚妄的,可选择的自由状态只能是“互由”或“相由”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创作自由是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也是文艺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从现实维度上看 ,由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因素的消极影响已弱化 ,当前我国的艺术创作获得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但市场或经济又已成为制约创作自由的重要因素。从学理维度上看 ,心灵自由是创作自由的本质所在 ,创作主体经由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之途 ,以审美之维超越实体、功利的局限 ,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灵自主解放和自由创造 ,但即便是在学理的预设中 ,绝对的自由也是虚妄的 ,可选择的自由状态只能是“互由”或“相由”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叶楠针对电影《巴山夜雨》引起的争论所写的《杂感》,作者对一些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说,剧本不符合生活真实,是虚假的。作者指出,近来对文学作品的指责,莫过于“生活是这样子吗?”这已成为某些人的法宝了,是口头禅。我说,生活不是这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作品和生活完全逼真,没有艺术赋于的思想、感情、神韵,它是失败的作品。其实,这样指责的人,多半并不是谈真实性问题,而是对某些作品的调子,感到不是惯常那样,看作是异端,而又有难言之隐,只好说“生活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如何在国内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控制的张艳丽,胡孝峰美国一向把自己标榜为“自由世界”、“民主社会’的典范,粗暴指责别的国家没有“民主”、‘自由’。一些不明事实真相的人往往被这些宣传所迷惑。美国是不是就那么“民主”、“自由”?下面的一些材料从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一部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读者总要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结果去检验它的真伪:“生活中真有其事吗?”莫言的《红高粱》写了“活剥人皮”,就曾被人指责为“虚假”,原因是“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被中国人剥了皮”?这就是作品题材的可证伪性,即题材能被人们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所否证。或许有人说,这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活剥人皮”之类可以理解为比生活真实更集中的艺术真实、本质真实。这样解释当然是很省力的。然而,被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人们深恶痛绝于过去大量散文的虚情和矫情,对散文是“情种的艺术”有了越来越深切的理解,散文家们纷纷召唤着真情的回归,不再忌讳散文中的“自我表现”,让最可宝贵的个性获得了较为自由的表达。因此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人们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散文还不够味,散文创作应当有更辉煌的实绩。个中原因是什么?散文家贾平凹有一个说法,这就是“小家子气”。纵观贾平凹对于散文的论述,我们发现他认为散文“小家子气”的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诗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对话,有的人强调长诗写作的崇高感和包容力,有的人则对一味追求“大诗”式的创作提出批评,还有的人提出了“小长诗”这一命题。以这些争论为背景,陈亮的新作《桃花园记》非常值得关注。这部作品不仅在艺术借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且还契合了当前人们关于诗歌——尤其是长诗创作的艺术反思,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当代长诗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可能,从而校准当代长诗创作的致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些幼教同行提倡用“随便站”来代替以前的“排排坐”,认为这是解放儿童的身体和精神,还他们真正的自由。“随便站”的儿童就一定比“排排坐”的儿童更自由吗?儿童的自由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什么样的自由才是儿童能享用的自由?教师如何做才是尊重儿童的自由?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两道考查语病的题:1、“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报端。”2、“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于报端。”这两道题有一个共同的语病是,即语义不明,是讲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还是讲批评和指责不负责任。另外把这两道题放在一起一比较,我们还发现后一道题中的句子比前一道题中的句子多了一个“于”字。那这个“于”字到底该不该要呢?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P1776),我们看到“诸”是“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例如“付…  相似文献   

10.
下面刊载的是一篇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文艺作品,颇有教育意义,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情节曲折,叩人心弦。这篇小说以艺术的手法指责了苏联有些高干子女由于家长的娇惯宠爱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鞭笞了某些“路人”不敢同流氓阿飞进行斗争那种“明哲保身”的心理;然而,一个年青的先进的钳工则由于制止流氓侮辱少女的丑恶行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全厂工人因而悲愤万分;有的指责“司法机关过分地仁慈了”,有的质问“年青人衣袋里带着刀子为了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也在作品中显示出来了……由于全文较长,拟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生活     
我向往一个人的生活,自由,清闲,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好友卉卉也向往一个人的生活,同道中人碰在一起话就特别多。一日,卉卉一脸不快地向我诉苦: “我又跟他们吵了一架。”“跟你父母?”“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好好的,吵什么?”“还不是为了点分数!我真纳闷,难道我还不及分数重要?反正,我想一个人过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些教育部门提拔了一批教学业务能力比较强的老教师担任学校领导工作;一些学校党组织在教师中发展了一批党员,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却遭到一些人的非难。他们责难说:“你们思想太解放了”,“你们走的太远了。”甚至指责学校党组织:“你们要发展什么人入党?这样搞这些知识分子不又要翘尾巴了!”颇有大逆不道之意。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估价从表  相似文献   

13.
曲径求索     
1,你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迄今,我只是在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还不是我的职业。这样,对我来说,讲“创作道路”,也许不甚恰当。不过,人干一件事,总有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即使是业余学习着写一些作品,也还是有个过程的。文学是语言艺术。促使一个人写出一部或若干作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一点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可能是普遍的,那就是:他总要对这种艺术有点儿爱好,并且喜欢写写;对一个小学或中学  相似文献   

14.
鲁迅认为俄国近代文学是中国作家的“导师和朋友”。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某个俄国作家的某种联系。有的表现为对某个俄国作家的偏爱,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上接近之。如巴金选择了屠格涅夫,而茅盾则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茅盾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时,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他还明确地说:“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提到托尔斯泰的名字、作品、艺术经验等次数之多,也是罕见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茅盾创作和托尔斯泰创作的联系: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的共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茅盾在艺术上是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托尔斯泰的经验的?茅盾在接受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时表现出一些什么特色?在这里有没有表现出茅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文艺创作这种精神劳动,只有在极大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具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时候,才能产生独树一帜、令人深思的优秀作品。任何试图人为地干预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的自由都只能是对文艺活动的官僚主义的愚昧无知的表现。同时,任何时代任何作家、艺术家在自由地从事创作的时候,也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准则。绝对的、无条件的、抽象的创作自由,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改革、开放”大潮掀开历史新页的今天,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还能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吗?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与新潮艺术(含创作和理论两面)是相悖的吗?上面两个问题的提出不是虚拟的,而是切实反映和概括了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出现的困惑的心态。这种困惑的心态在当前是有代表性的,其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原因,今特提出研究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基本特征我以为,要回答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是不是还能指导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是不是与新潮艺术相悖的问题,从而消除一部分人认识上的困惑,就不能不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你怎么搞的,这袋水果哪有10斤?我回去称了称,7斤都不到,我要退钱。”一个买主愤愤地指责摊主。“你还好意思说我,你给我的5张10元钱,  相似文献   

18.
“没有分寸感就没有艺术家”“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句话,本义固然在于告诫人们不可好高骛远,以免弄巧成拙.但是,本欲画“虎”的,为什么反而类了“犬”呢?从艺术表现的失误来看,不能不说是由于画虎人缺乏分寸感所造成的。艺术的分寸感十分重要。所谓“分寸感”,就是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把表现对象准确地表达出来,使人感到恰到好处。在文学描写中,有没有分寸感,这是衡量作品有无审美价值、能否感人的一个重要的依据,也是衡量作家在艺术上是否获得自由、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分寸感,作家才可能处理好审美过程中的各种对立统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个年代的人都会指责自己的下一代,把自己已经具有的阅历优势看作自己这一代天然的特质,而忘记自己曾经的青涩和成长;几乎所有对下一代的指责都会打上道德的标签,似乎只有自己是道德的化身,而下一代总和“垮掉“”不负责任”“底线缺失”联系在一起,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味道。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带有历史感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谓深刻远见——它往往让指责者为此激动不已,似乎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辩解是没有意义的,在80年代人还没有掌握话语权并成为这个社会真正的中坚时,他们可以被贴上各种标签,进行各种解读。不过,我…  相似文献   

20.
张钦 《江西教育》2003,(19):26-26
有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一位低年级老师让同学们迅速说出几道口算题的得数,有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脱口而出:3+2=6。其他同学纷纷吵嚷:错了!错了!老师没有指责他连这么简单的题目竟做错,却平静而和蔼地鼓励他:“真聪明,你的答案与正确得数只差一点点。”接着老师耐心地启发他,直到他了解错在何处并真正弄懂为止。这位老师的做法,叫人佩服。叫人佩服的不仅仅是他的耐心,更是他的宽容。试想,如果他当时严厉呵斥这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想想?”“坐下去!想好再说!”“以后不准随便乱说!”那么今后这名学生还敢回答问题吗?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