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相似文献   

2.
孔子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仁”、“义”、“礼”的德育内容,孔子德育思想揭示的基本原理以及“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无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时代精神科学地加以取舍,创造性地给以继承和发展,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孔子隐逸情怀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孔子有隐选情怀,致使《论语》中一些字句的解释不符合孔子的原意。从《论语》中“隐”字的含义及孔子对“隐者”操守的规定和体行以及其他诸子对孔子的评价,可以论证《论语》中的“隐”“隐者”别有含义,孔子,这位志行坚定的圣人,并没有普通意义上的隐逸情怀。此外,今人对《论语》中一些语句的释义也有不确之处。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孔子有隐逸情怀,致使《论语》中一些字句的解释不符合孔子的原意。从《论语》中"隐"字的含义及孔子对"隐者"操守的规定和体行以及其他诸子对孔子的评价,可以论证《论语》中的"隐"隐者"别有含义,孔子,这位志行坚定的圣人,并没有普通意义上的隐逸情怀。此外,今人对《论语》中一些语句的释义也有不确之处。  相似文献   

5.
关于孔子的生身问题,最近有一本研究孔子的专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证。该书引司马迁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又引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礼记·檀弓上》的话:“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据此肯定“孔子是个私生子”,又说:“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按:指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平等理念,对当今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真正懂得孔子的教育平等理念,便要知晓它的思想根源、具体实践中是如何阐释的以及关于孔子教育平等理念的若干争议。  相似文献   

7.
一、何为叩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著名的教育格言,它揭示了孔子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学思并重。孔子还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里,孔子点明在“学”和“思”中间有个关键的环节“问”。这个“问”是沟通学和思的桥梁;古人还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王筠《教童子法》)。“切问”和“善疑”之间的关系反映了问的方式多种,对待问的态度多样,这是教和学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关于两者的关系,尤其是关于孔子的“问”的艺术,《学记…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愚民”的糟粕,是学术界颇为流行的观点,其立论的基本史料依据,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几段话。通过对孔子的这几段话逐一进行辨析,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着重于教民而非愚民,“愚民”思想只不过是后世儒家和封建统治者对孔子原意的曲解。  相似文献   

9.
孔子恪守天命论,断言人的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和德才贤良等都是上天的安排,皆属命中注定;上天对人命运的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天的这种存在状态和命定方式使人对天难知难言,只能通过祭、祷来待命,这使畏天成为天人关系的主基调。孔子强调随机的天命论,突显了命运的一次成型、不可更改,否定了人的后天作为,但有一定的心理平衡和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从古汉语的表述特点出发,结合孔子关于“知”与“学”的相关言论,对孔子的“生而知之”观进行了剖析,认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在强调说明有生来就知晓知识、知晓一切的人,而是在强调说明有生来就知道主动学习知识的人。孔子在这里所阐释的主体对象,不是知识的来源问题,而是人学习知识的自觉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古板的“圣人”,还是一位宽厚的长者?《论语》既有孔子“温、良、恭、俭、让”的记载,也有“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评价。“厉”和“威”的具体情况怎么样?不容易说清楚,其中一端是孔子也要骂人的。《论语》中记载孔子“骂人”最经典的有三次。其中的骂人话.也成了千古以来比较雅训的“骂人”名言。我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从辨析“优”的本义入手,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片面理解;通过分析“学而优”和“仕”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先秦儒家教育价值观的本来面貌;最后剖析了先秦儒家教育价值观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些非孔文章,总是把"野合而生孔子"当作"隐私"来揭发.本文对此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14.
批儒评法时,文字改革领域也热闹了一下,发表了几篇文章,指责孔子“极端仇视和反对文字的发展变化”,“反对创造新字”,“是反对汉字革新的祖师爷,是汉字繁难化的罪魁祸首”。以上诸说的主要依据是《论语·卫灵公》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批判者把这段话解释为:“人们写字只能用已有的古字,如果古字里没有,宁可空着不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学者通过论证“孔子并不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来为孔子辩护,但是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和历史的真实。孔子其实是认为有“生而知之者”的;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并非指“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一个人身体和智力成熟后,凭着很高的天赋,尚未经过专门求学,就有极高的对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感悟力,就能明白孔子心目中的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6.
17.
《杕杜》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唐风.杕杜》、《小雅.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孔子诗论》第十八简、第二十简所论之《杕杜》应是总括这三首《杕杜》,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道义”与“功利”思想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针对长期以来一些人对孔子义利观研究的失真性、扭曲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对孔子义利观的严重误解这一事实,以《论语》为原始研究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孔子的“义利观”进行正本清源的研究,以恢复本来面目并进而使之“古为今用”,以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9.
孔子     
鲁国有个职位卑微的武官叫孔纥,他的正妻接连生了九个女儿,小妾倒是生了儿子,却是个跛腿。到了古稀之年孔纥还不死心,向17岁的少女颜征求婚。夫妻二人年龄悬殊,所以这桩婚姻不合周礼,也没有履行完备的手续,而被称为“野合”,遭人奚落。孔纥婚后很想要儿子,与妻子曾在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祈祷。后来天遂人愿,于是他们把儿子取名丘,字仲尼。孔子长相很怪异,天生脑袋畸形,头顶上中间低,四周高,像倒过来的屋顶,也许正是这种头顶可以很好地吸取阳光雨露。他身高“九尺有六寸”,相当于今天的2米22,是个真正的齐鲁大汉“,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他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     
《语文天地》2013,(7):2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