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教育科研》2009,(16):10-16,18
长久以来,评价一直被认为仅仅是对学生成绩和等第的简单判定,却忽视了它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评价研究领域新的发展动向,摆脱了传统“为评价而评价”的思维定势,而将评价的发展功能切实赋予了学生。它提供了一系列价值和策略,有助于反思和改进根深蒂固的评价实践,进而推进新课程在学校、课堂层面的落实。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在崔允都教授领衔的团队的专业支持下,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促进学习的评价”来变革学校评价文化、课程领导、教师发展的生动案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打破唯学生的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促使我们走出“唯分数论”的误区,明确了要以“学生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并对如何“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尝试。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我们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建立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后进生”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传统评价理念的产物。从学生评价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策略,会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所启示,并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区在教育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项目组的指导下,进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改革与实验。我们围绕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打破了多年以来的唯分数论和“一次考试定优劣”的评价框架,初步构建了“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全面发展性评语”的新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受绩效主义影响,我国学生发展评价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构建、责任到人的任务分解“、对表对标”的效果评估、赏罚分明的结果反馈和不留情面的责任追究等途径,使整个评价从过程到结果都呈现出客观化的特征,满足了政府对教育管理“公平与效益”的需要,迎合了公众对客观性、公平性评价结果的追求,但却存在将学生发展评价一步步推向既无“教育”也无“人”的极端量化的风险。这不仅助长了教育评价中工具理性的泛滥,而且还引发了教师间、学科间、学校间、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削弱了教育事业的公共性,破坏了教育生态。增值评价和学生发展相遇,为矫正这种错误的评价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应站在“学生立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道德尺度和科学依据,探索增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对学生评价倡导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实现个体价值。制约激励性评价的因素较为复杂,我们需寻找对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天桥 《考试周刊》2010,(11):221-221
基于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评价方式应该体现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虽然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要从观念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准确、公正、科学,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努力探索和尝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利用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申请了课题“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本文即对该课题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为此,它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而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发挥新课程评价多种功能的教学实践平台,而且是建立三个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性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学习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分为随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已逐渐从教师的传递知识转到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也应转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启发意义。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自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和人文化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落实上海市高中课程计划,更好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我校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的评价体系。构建和完善了“学科成绩+学分评价+学能评价+学习档案”的高中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他们提高,引领他们成长。建立这一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加强我校完善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在悄然变化。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更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新课标提倡“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学生错误评价、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①。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就一定是有效的教学。那么,学生往哪些方向发展?是哪些学生发展了?有多少学生发展了?有多少学生做到了最大化的发展?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发展”上了,我们应思考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策略、发展的层次、发展的幅度、发展的个性与可持续性。只有正确地、适当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最大化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堂指导。一、向最近发展区发展我赞同美…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集中在“发展”二字上——即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目前,对如何建立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还处于摸索、探讨的阶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了以下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龚惠平 《成才之路》2013,(33):34-35
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等概念化、程式化的评价语屡见不鲜,甚者充满整个课堂。学生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因此,我们要树立育人观念,让个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