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这样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为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有些教师对新课标这一理念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学生活动多了,课堂热闹了,新课标的理念也就体现出来了。于是就让学生自己看书,随意提问,分组讨论;教师或消极旁观,或蜻蜓点水地说几句,或不置可否地对待学生争执不下的问题,或有口无心地表扬一下。这样,从表面上看,学生已成了课堂的主人;但实际上呢,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少,方法又不当,语能力没有什么提高。  相似文献   

3.
4.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地位所作的定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但教师们对这一理念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学习的事就应该让学生作主,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讨论或自学,教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也有人认为,学生虽是主人却年龄小,还得靠老师教,于是课堂里还是教师包打天下;针对这种现状.人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主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让学生求知的愿望变成一种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新课程标准也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明确地告诉人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看来似乎已深入人心,但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大行其道。要真正把这种新…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育新理念。那么怎样理解这些理念呢?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师生角色转换,倡导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的环境,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将潜在的学习能力发掘出来,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合作学习,突破难点。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语文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有的语文课却让学生厌烦?最近我校语文组马老师上了一堂教学展示课《夏》。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深受启发。马老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和《语文课堂标准》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吉双虎 《孩子天地》2016,(7):261-262
新课程标准定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主人",自主发现"主人"的价值,凸显"主人"的地位,收获"主人"的喜悦,享受"主人"的快乐,使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创新,智慧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须做到四点:1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设法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唤起其情感,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常常是被动的,他们犹如一个个容器,机械地接受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考试时,再把这些东西倒出来,“还”给老师,而没有真正把语文知识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下降,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给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语文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有的语文课却让学生厌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语文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有的语文课却让学生厌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通常以讲解为主。许多学生并不讳言:“我不想学历史”、“对历史没兴趣”……其实,中学历史教学的困惑并非一日,也非一地。教育部1999年对北京两千多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历史课占前5位;学生对8门课程最喜欢的程度,历史课倒数第1位;学生认为“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居第1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呢?如何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当务之急是迅速转变观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课堂应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大事。那么,如何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应成为过程的参与者、规律的探索者、生活的实践者、情感的快乐者,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策略乃至生命的价值,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自己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语言表达、情感、意境,还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主人位置“错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现简要谈谈如何确保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