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央电大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其核心内涵是教学模式的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从传统的面授教学为主转变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多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电大系统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能力,适应网络环境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网络环境下电大教师的新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三要素。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相对分离,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交互。因此,电大教师有了…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信念:教学活动中技术整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设施、教师培训以及政策等要素的改善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师教育技术使用的低效现状,其中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教师尚未树立与接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技术整合与教学创新的全新信念.大量研究表明,转变教师的已有信念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个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社会文化浸润等策略的综合运用有可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信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变革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结合机械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一种全新的PBML教学模式,融合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模块化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实现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过程项目化,其本质是一种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章节为中心转变为以“模块”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运用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信息技术逐步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但是,通过听课和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观念滞后。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出现“用技术取代教师”或“用技术控制教学”等现象。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就是转变了观念,完成了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出现了由传统教学的“满堂问、满堂灌”变为“满堂看”的现象。二是知识和能力欠缺。有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仅停留在简单使用幻灯片等初级阶段,缺乏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下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经三个阶段:由传统教学模式向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小组模式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向有指导的学习团队教学模式转变以及由有指导的学习团队教学模式向学生自我管理团队教学模式转变.在模式转变过程中应注意阶段划分标准和教育训练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把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新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当前背景下,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向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转变,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角色转换.文中反思了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5月26日~29日,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人员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等现代化交互技术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充分研讨、交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使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教师如何使用技术转变为师生共同使用技术,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个性、自主的学习机会。会议期间,与会媒体对与会领导和嘉宾就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相关问题进行采访,并深入合肥八中,与校长、教师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环境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农学专业课程中加强相关的环境知识教育已经成为历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专题研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环境知识等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从而实现了从知识教育向认知教育转变,教育教学组织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学方式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就教育本身而言,根本在于课程的改革;关健在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摆脱“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束缚;突破口在于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在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生物教师就应当以生物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初中生物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面对网络时代的教室、教师和学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教室即班级授课制和师生关系都将面临挑战。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非常必要;而随着教师权威地位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将让位于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定位。在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和学生角色转变过程中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理论内蕴的精神要素启示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充盈生命关怀、贯穿整体思维、渗透真正学习、注重持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简单封闭的教学思路向整体开放的教学思路转变,由既定结论的灌输向意义人生的建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教师要求学"向"学生要求学"转变,由教师单向教学向师生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推行"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此期望将传统的"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这里的"学为中心",是指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探究,生生合作、交流探讨,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从以"教为中心",研究怎样教,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相似文献   

14.
根据PISA数据库2018年的数据,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和美国都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且美国教师的应用频率较低。分析显示,教学支持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有显著相关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幸福感。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也可以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如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教师自己的理解、适当地给学生提出的观点以支持等。同时,学校应该关注到教学方式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鼓励教师组合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由此对学生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过去教学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促进者。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并运用积极倾听开启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积极倾听是一门技术,教师在使用这门技术时,需要注意避免走入误区,让它真正发挥在处理学生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有效教学”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而教师角色的转变则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为实现“有效的教”,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平等对话者、从学科的视野转变为课程的视野、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引领者,进行实现教学从灌输中心向对话中心、从关注知识向关注生活、从“技术实施”到“即兴演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与各自的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就成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切入,探索英语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课件教学运用的优势 1.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件教学的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并赋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学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人才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引入"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这二个概念,论述转变教师角色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心就是要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消极、他主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要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懒"与"傻",让学生勤起来.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