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方法和"乘法"的关联,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获得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合情推理是合于情理的一种推理.是建立在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思维过程基础之上的,其结果是合情理、可观察、能测量的。"找规律"群组教学,重在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现象中存在的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间隔规律""搭配规律""周期规律"等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3.
一、浮躁现象反思 1.合作不应是教师的授意,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教学"搭配的规律"一课时,问题提出后,教师就发出指令: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4.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5-86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搭配规律思考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归纳、抽象、论证能力,逐步学会数学地思维的方式。【教学过程与意图】一、情景引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情景:同学们经常喜欢玩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1.同桌间自由游戏,体会两个人出不同的形状,形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消费者更容易记住产品,广告商会用一些非常规的语句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就形成了广告语言的超常搭配。本文主要从广告创作者的心理机制、受众接受的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并考察了广告语言超常搭配的制约因素,揭示它们之间的选配规律。  相似文献   

6.
魏蒙 《师道》2011,(12):26-27
师道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一课安排的是简单的搭配问题,对于本节内容我曾先后两次执教,对如何真正地把规律找出来深有体会。第一次执教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图,问: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我要让学生明确要求及问题: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相似文献   

7.
搭配问题涉及乘法问题,以"找规律——搭配问题"为例,简要介绍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木偶个数×帽子顶数=搭配种数"中不同单位相乘得到另一种单位的算理。搭配问题中的算理与乘法计算息息相关,厘清搭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乘法来解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搭配的规律”。 片断一木偶搭配 师:(媒体出示课本情境图)小明来到玩具商店,看到柜台上有2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情境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实践证明,在教学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片段:a.穿衣搭配问题(1)教师谈话并出示衣服教具:乐乐一家决定出游,出发前,大家都为乐乐穿哪套衣服在伤脑筋。这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耀51页。【教学目标】1.学会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有序搭配的方法,掌握搭配规律,并能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不完全归纳推理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思维能力,获得模型思想的启迪。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化数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051页。教学目标:①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③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  相似文献   

13.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3-84
一、刘倩老师教学"找规律一搭配",突出了"探寻儿童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1.探寻儿童最喜欢的方式引入新课。什么才是最能打动儿童的学习方式?什么才是吸引儿童的引入方式?刘倩老师从一则趣闻"国际剪刀、石头、布大赛"引入新课,同时通过"你想和老师一起玩吗?"的问题,让学生身处比赛的情境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既轻松兴奋又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学生原  相似文献   

14.
于雪雯 《英语广场》2020,(15):39-41
通过比较CLEC和BNC的实际案例,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动词"obtain"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一般性分析,特别是"动词+名词"搭配。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和滥用,这可能与母语迁移和不正确的词汇学习有关。最后,本文对词汇教学方面提出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P50~5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内容《找规律》是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的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①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思考、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②学生经历了找规律的过程,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探索、归纳、抽象和初步的论证能力,逐步知道怎样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和概括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一一列举策略,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P50~5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搭配问题"(即"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连一连,需用图形或符号等进行抽象的提炼概括,最后让学生互相间交流讨论,使学生充分地感知组合类题目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掌握了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的规律,于是我出示相应的题目给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