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宫秋》和《梧桐雨》是中国古典悲剧史上的璀璨明珠,这两部作品凝聚着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精华,采取几乎相同的艺术手法,营造了悲苦的艺术境界。它们首先选取“苦”事,作为营造苦境的基础,在对“苦”事的处理上,作者又尽量淡化外在的戏剧冲突,而着重表现悲剧主人公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并把所选的苦事做了独具匠心的剪裁布局,淡化和主题关系不太密切的人和事,最后又通过悲剧主人公撕心裂肺的独白把悲剧气氛推到高潮,营造了悲苦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梧桐雨》与《汉宫秋》两剧在艺术结构和艺术主题方面具有诸多相类之处,这与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前期元杂剧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梧桐雨》和《长生殿》均取材于李杨戏,由于白朴和洪升相似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二人的创作心理趋同;但由于白朴和洪升异趣的创作意图,二人对前代素材的处理和情感指向上存在差异。二人同构的创作心理和异趣的创作意图,使两剧中人物身份和情感指向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呕心沥血之作。清朝评论家粱廷楠在《曲话》中描述道:“世传实甫作《西厢》……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此说虽有夸张之嫌,但也足以说明《西厢记》感情真挚、文采华美的原因所在。因此,鉴赏《长亭送别》一课曲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作家王实甫呕心沥血之作。清代评论家梁廷楠在《曲话》中说:“世传实甫作《西厢》……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此说虽有夸张之嫌,但足以说明《西厢记》感情真挚、词彩华美的原因所在。因此,在鉴赏《长亭送别》的曲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梧桐雨》主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作品原文为依据,结合作者的经历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剖析元杂剧《梧桐雨》的批评和讽喻主题,并针对存在的不同观点加以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杜菁婧 《文教资料》2011,(28):11-13
马致远和白朴是元代早期著名的剧作家,被后人并列为元剧"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梧桐雨》和《汉宫秋》分别是以唐明皇和杨贵妃、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这两部作品在创作上可谓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本文从题材、角色安排和情感表达、悲剧构思等方面来比较两剧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帝王和妃子的爱情悲剧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8.
邱雯 《考试周刊》2009,(20):24-25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是文坛上的热门话题。白朴的《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同样说的是杨、李之恋,但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上都有巨大的差异。《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杨、李之恋,感慨历史兴亡;《长生殿》主要从爱情角度赞美杨、李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9.
《梧桐雨》作为一部诗剧,在强调其抒情性的同时不可忽略其叙事性。叙事意象上,“金钗钿合”和“梧桐树”是该剧的眼睛;叙事时空上,整出戏都发生在秋天,而大空间上经历了从宫中到马嵬坡再回到宫中的转变,小地点又有从宫殿内到梧桐树下的转变;叙事主题上,白朴借李、杨两人爱情的荒诞与唐明皇的无奈,寄寓了人生的荒凉无奈感;与《长生殿》的叙事结构类似,二者都重在爱情线,但《梧桐雨》在最后隐去了政治线,集中描写唐明皇的深情。  相似文献   

10.
马致远之《汉宫秋》和白朴之《梧桐雨》是元代剧坛上的两颗璀璨明珠,两者均以浓郁的抒情性和悲美意味成为元人笔下的汉唐悲歌.目前学界不乏对两者的比较研究,但就两剧最突出的共同点——抒情性尚缺少充分关注.对两者抒情性——借古人寄托个体情感、倾泻式抒情的运用以及景物设置对抒情的促进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两剧的比较分析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南守姜夔名词作《扬州慢》(滩左名都)曾附有自度曲,可惜长期受学与音乐分隔研究的限制,对这症词的评价研究多局限于学方面,而它的万分宝贵的音响资料-曲谱,至今还没有和它的学艺术结合起来研究。本尝试从该词的歌词和曲谱谐和之美的角度加以探讨赏析,希望能够拓宽姜夔词乃至中国词学研究的领域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梧桐雨》与《汉宫秋》是两部取材于历史故事的爱情悲剧,两剧虽都化用了历史记载和传闻,只是对材料的处理有所区别,此外两剧在结构布局安排、人物刻画塑造以及语言风格诸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两剧都堪称为元曲中的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遭际的作品中,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可谓独树一帜。表现在两点:一、对杨玉环原为寿王妃之事,直言不讳,以冷静客观的呈现方式,将其描写为一个对明皇无爱而与藩将有私的人物,揭示了李、杨之间感情的底细。二、结局没有以虚幻的方式安排二人相会,使之成为一出纯粹的悲剧,乃元杂剧中罕见。  相似文献   

14.
《梧桐雨》、《汉宫秋》实为中国古典历史兴亡剧的开山之祖,其"舞台四骂"总结了历史兴亡的普遍规律,是我们民族一份厚实的总结书,也是留给后人一个沉重的警钟,昭示了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厦倾覆梁先折。这种"舞台四骂"的艺术传统多为后世历史兴亡剧所遵循。  相似文献   

15.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现行全国高校通用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其第六编"元代文学"部分<白朴和〈梧桐雨〉>说<梧桐雨>第二折是写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排宴的,其实古今各种版本的<梧桐雨>第二折均无"乞巧排宴"的情节,这个情节应在第一折.另外,这本<中国文学史>还说<梧桐雨>的转折点是在第三折,其实应在第二折.  相似文献   

16.
17.
周广玲 《文教资料》2007,(35):19-20
关于元代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中"梧桐"象征意义,历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从杨玉环对李隆基的爱情并非出自真心和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所作所为并非君子行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梧桐"所具有的夫妇情深寓意和君子寓意两个方面论述本剧中梧桐所具有的讽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雕龙》以《体性》为核心构建了精深完备的学风格理论,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是由创作主体的性情决定的。并结合学创作实际将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开后世风格类型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江苏卫视著名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大受成功的原因出发,以实例讲解了《非诚勿扰》栏目主持人孟非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认为主持人的风趣睿智是这一档栏目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的一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诗经》国风中爱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其风格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欢快明朗,清雅率真;情敦意厚,缠绵悱恻;爽直泼辣,淳朴粗犷;情急意切,如火如荼;庄重严肃,纯情激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