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研究》2015,(3):37-65
<正>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英语辅导》2004,(3):1-1
英国在三月进行大扫除,中国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  相似文献   

4.
一、“尘”与“陈”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来个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衣服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古人认为,“扫尘”即“扫陈”.可以把过去一年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母亲说,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意味着翘首期待儿孙们归来,全家团聚;春节意味着人们要穿新衣、戴新帽,要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的伴奏下忙活着贴对联、门神、窗花,要扫尘、守岁、拜年,还意味着要根据儿孙们的喜好,提前为他们精心准备好各种美味佳肴,饺子、全鱼、年糕、美酒……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6.
《老年教育》2007,(12):46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寓意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传统意义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有扫尘、守岁、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等习俗。  相似文献   

7.
酥鸡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过春节,图得就是一个“xin”,既开始“新”的一年,也要度过开心的一年。这个新年,我和家人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开年之初,吃到了新晋大厨的年夜大餐,所以开心至极。  相似文献   

8.
魅力短信:     
《辅导员》2007,(1)
新春佳节前夕,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中心小学、钢屯中学的队员们兵分四路,进行了一次春节大调查。“胖胖熊小队”通过查资料、采访等方式,调查春节由来与春节习俗;“蓝精灵小队”通过开展编创春联擂台赛,研究春联特点及贴法;“雪花小队”负责调查各地春节风情的差异;“腊梅小队”负责归总春节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春节里,借着新春的喜气,在多情的阳光里,读2008年刚拿到手的《阅读》。似乎是一种美好的约定,新春要有新礼物,新礼物要有新气象。《阅读》就是这样,她的新的面貌,裹挟着新的气  相似文献   

10.
春节风俗谈     
春节,是我国汉族民间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早在四千余年前的夏代,就有各种喜庆活动,不少风俗至今盛行不衰。春节前几天,自帝尧时就有岁末大扫除的习俗。北方叫扫房,南方称掸尘,扫尘,古谓扫年,源于驱疫的宗教仪式。我国自古重视环境卫生。相传夏帝少康发明了笤帚、簸  相似文献   

11.
“百节年为首”,春节当然是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提起春节,确有很多民俗趣闻值得记述和回味。“腊鼓催年”,这种传统习俗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用各种米、豆及小枣熬成的“腊八粥”,至今也是人们喜食的食品。吃了“腊八粥”过几天,就到了“祭灶”。祭灶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扫房、洗澡、理发是必不可少的。春节前夕,贴春联、买年画,可是年前一项重要活动。“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年画,则主要突出一个“喜”字。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  相似文献   

12.
名人与春联     
周赞 《现代语文》2006,(11):28-28
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13.
2015年这个春节长假,手机上“抢红包”着实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在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  相似文献   

14.
欢乐中国年     
《辅导员》2005,(1)
红彤彤的春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年俗,是最能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民俗。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已经成为一项文化盛典。在鸡年新春到来之际,“红领巾活动超市”举办了此次“新春大酬宾”活动,特设了“欢乐中国年”专场,力图进一步弘扬中国悠久的“年文化”欢迎您走进本期超市专场——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10,(2):88-88
春节到!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庆祝春节呢?动动脑筋想一想,想出不一般的点子来哟!看一看河北省广平县明德小学的同学们如何喜迎新春的呢——500名学生用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拼成一个巨型“春”字,以“迎春接福”的方式喜迎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16.
地戏面具     
《今日中学生》2010,(7):76-76
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扫尘祭灶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好清洁、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拜年文娱寄托了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祈望未来拥有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目,是中华儿女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扫尘祭灶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好清洁、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拜年文娱寄托了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祈望未来拥有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年到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来了。今年,我和妈妈回老家过新年。我们和奶奶一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说这叫扫尘,寓(yu)意辞(ci)旧迎新。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既随机又有选择地采访名人、路人,试图从不同采访对象那里还原源自基层社会、原汁原味、不带媒体主观色彩的家风诠释。一时间,“你家的家风是什么”成为马年伊始的一个公共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