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某市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占被调查总体的66.4%的残疾人月收入低于居住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在所调查家庭的各项支出中,最大支出为吃的消费,但是,64.5%有子女的残疾人家庭把子女教育放在了家庭支出的首位。近60%的残疾人接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33.9%接受过职业培训。半数以上的残疾人处于无业或下岗状态。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入学机会和就业率方面女性则明显低于男性,而较低的高考成绩和较少的工作机会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尤其是分配标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同层次的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产生的影响是迥异的.家庭社会资本能够作为家庭代际关系资本转移的桥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文章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从家庭社会资本的维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方面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调查资料的深入分析表明:高等教育的阶层差距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城乡经济差距。在被调查的37所本科院校中,农民与非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差距悬殊。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导致这一结果的制度性原因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爆炸性扩张而消除,相反,大幅度增加的高校收费使低收入弱势阶层的子女在面对高等教育时遭遇更大的障碍。这样,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同时,如何实现其质的结构性转变,促使位于高校金字塔顶端的“一流”或“重点”大学更多地向着低社会阶层开放,就成为一项新的制度和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several surveys conducted since the 1990s onward,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erms of th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is far starker than that of urban/rural incom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at focused on students enrolled in 37 universities, the chance of farmers children to have a higher education is 5.6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nonfarmers. If we compare the chance of government and party officials children with that of farmers children, the ratio will rise to nearly 18:1. More seriously, the recent boom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not lessened but, in fact, worsened the structural factors of this inequality. The skyrocketing tuition fee constitutes an escalating fence that keeps the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marginalized families away from acquiring higher education. Translated by Chen Xinqin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5, 3  相似文献   

7.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对闽、湘、川3省部分高校内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主要体现为农业劳动阶层、失业人员阶层与其它各阶层的差异;各类高校在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方面有不同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提出了当前应选择公办高职院校作为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突破口;在入学要求(包括学费和成绩)、学位层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的介入,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研究出发,通过分析高考移民与高考加分政策,即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介入路径,探讨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公平的深刻影响,并试图追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择业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的择业观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极其复杂,一些研究发现了就业与就学的相互替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反周期、高等教育调节分割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等现象,这些发现已经具有了公共政策的意义。事实上,很多国家在运用高等教育调节社会就业中取得成功。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经验,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运用高等教育作为公共政策工具调节社会就业的四个方面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从比较与借鉴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及缩小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各阶层间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While many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areers have been examined ill the literature on ethnic minorities, such as truancy, turnover and grades, downward mobility has rarely been studied. Using data on more than 10,000 students who entered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Netherlands in 1989, we develop an event-history model for secondary school careers and we use this model to analyse the determinants of dropout and downward mobility simultaneousl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from Mediterranean and Caribbean immigrant families are about 3 times as likely to drop out from secondary school without a degree compared to Dutch children. The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downwardly mobile during their secondary school career, but this differential is weaker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individual ability and parental resources explain a large part of these differences. When holding constant parental resources and individual ability, ethnic students are less likely to experience downward mobility than Dutch students. In other words, when there is failure in the school career Dutch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follow the route of downward mobility whereas children from ethnic minorities are more likely to drop out altogether. The multitrack nature of the Dutch educational system thus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ethnic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4.
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地位是根据个体获取或控制有价值资源而对其进行的层级排名,低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情绪适应和行为问题等产生消极影响,中介模式与调节模式两种理论对这些影响的机制进行了解释。政府和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以促进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相似文献   

16.
学业成就不单指学习成绩,还包括学业机会本身与工作搜寻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在高等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三个时间点动态考察了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学业机会获得和工作搜寻结果施加正向影响,对过程学业成就即学习成绩有着负向影响,阶层背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社会阶层拥有各类资本的巨大差异。高等教育扩招不能有效阻止阶层差距的扩大,相反,学业成就差异将阶层差异合法化,高等教育成为一种阶层再生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关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渐入困境,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必须把"保增长"与"保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大学生就业稳步扩大的双重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其着力点应该是加强经济调节、加强结构调整、加强政府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维度。从价值理性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来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有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大陆10个省、市、区高校在校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学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影响。以社会优势地位阶层和基础阶层子女为例,探讨了社会阶层与学费的关系、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态度、收费政策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学费因素对不同阶层子女择校的影响4个问题,得出了学费对社会基础阶层子女有重要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谢作栩  王伟宜 《教育学报》2006,2(2):65-74,96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