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5):153-154
教育是培养我国未来人才的主要途径,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适时进行创新型教育,有利于我国人才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因此,本文从"教育与创新"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什么是创新,探讨当今在教育上影响创新的因素,进而阐述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对象,但并不是所有教育中的问题都是教育的真问题。一个好问题的提出,不仅需要满足符合当今教育研究发现的潮流,也要以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支撑为立足点,同时,教育研究者作为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主体,在对教育问题的判断和提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问题的提出也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不仅需要研究者有提问题的意识,还需要研究者个体动机跟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改革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职教人才成长渠道;建立健全课程的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目的”涉及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必要对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再认识,以期形成有关“教育目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较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者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可从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是否迫切需要及研究者本人有无研究的欲望和热情这两个维度大致区为“异己的问题”、“私己的问题”、“炮制的问题”及“联通的问题”四种类型。一个真正“好的”研究问题 ,无论对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来说 ,还是对研究者自身发展来说 ,都应当是“真”问题。任何真正“好的”教育研究 ,都必须既是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之过程的“真实的”组成部分 ,也是研究者自身生命运动的“真实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逯俊启 《宁夏教育》2007,(7):132-132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得到社会的肯定。可以说这是人的社会性特征的具体体现,也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潜能的根本动力,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人如果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像得不到阳光的庄稼一样.  相似文献   

7.
应该如何进一步认识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性质,它的内涵有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利于对小学教育的其他问题的研究和阐释,有利于当下小学教育的实践.小学教育是在学前教育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级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它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为儿童(未来的社会公民)的终身发展提供全面的、初步的基础教育.简言之,小学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初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章全面剖析了大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目标、价值,提出了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理念、内容、过程和评价等方面重新审视和定位了高等数学教育,这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数学教育新体系,使学生在一个适宜的平台上丰富数学文化修养,达到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目的,尽可能地实现大学数学教育目标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育收益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一种生产劳动,必然要消耗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人们在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以及在教育系统内部正确配置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评价社会投资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前提是对教育收益情况的全面把握,但目前人们对教育收益的研究并不全面。为避免决策失误,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性的经济活动来考查,对教育投资的收益作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问题教学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改革强烈呼唤教师推行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架构的主体是问题的设置生成和问题设问方式与应答方式即问题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要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学习实际使问题设置与时俱进、与事推移;注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使教师创造性地“教,”与学生创造性地“学”相结合;解决好问题交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个体发展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教育问题本身,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对教育问题的判定需要理论前提的支撑,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互为前提和结果,而教育研究者的教育观则是发现教育问题的关键前提。当前,教育问题研究中需明确三个意识:研究教育问题,应确立教育意识;研究中国教育问题,要确立中国意识;学术研究,需确立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这一观点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它批判了儿童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教育目的观。杜威并不是否认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反对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多积极的现代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探索教育规律破解教育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科研队伍逐渐壮大,科研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不断增强,但教育科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就必须立足创新,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回答国家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加强教育科研团队建设和合作研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积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专门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能力建设,整体谋划,把研究方向调整到国家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上来。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背景下兴起的关注“微观”叙事的教育叙事研究,若以拒斥普适性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就很难从“叙事”上升到“研究”层面,只有超越两极对立,才能保证教育叙事研究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是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其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其负面影响的清醒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核心教育知识是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高营养品。从教育知识群落中析取出核心教育知识,使之成为教师学习的课程与对象,是当代教师教育减耗增效、直击靶心的现实选择。核心教育知识析取的基本思路有三个,即自下而上的搜索式、自上而下的优选式与双线路同趋的对话式。核心教育知识析取的最终目标是把兼具高理论品性与高实践品性的教育知识精选出来,使之成为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有力依托。  相似文献   

17.
高职CBE教育模式本土化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CBE教育模式主要内涵及CBE教育模式本土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分析了CBE教育模式本土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CBE教育本土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券在中国实践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弗里德曼教育券的原意是通过学生凭借教育券的择校竞争行为来促进办学的效率,资助上学只是它的外加功能.我国目前在局部地区试行的教育券有悖原意,基本上是一种"福利性"的教育资助;此外,教育券资助民办学校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教育券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值得质疑的.对教育券功能的拓展需持合理、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英国学者彼得斯带动了分析的教育哲学传统,不仅影响教育哲学,也带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其中,赫斯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与奥康纳对教育理论之辩,尤为人所称道。奥康纳致力于将教育理论带往科学理论。前期,赫斯特认为教育理论是实践理论,迥异于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应该以其他学门知识的型式、领域为基础,而建构出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的原理;后期,赫斯特则更为重视隐而未现的实践意义,修正前期过于重视理性知识的立场。重审赫斯特、奥康纳之辩以及赫斯特前后期立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哲学重点在于证成教育政策及开拓新的思考方式,量化研究成果在于拓展新知,质性研究则在于对实践智慧的探究。赫斯特后期念兹在兹于缄默之知等实践知识,哲学论证、量化研究、质性分析都应将之列入重要探索领域,必能有助于教育理论的精进。  相似文献   

20.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或相互脱离或仅仅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本文在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教育理论实践化、教育实践理论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土化,使二者关系达到和谐、融合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