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碑>是李商隐诗集中较为独特的一首.关于此诗的主旨,前人多认为是赞美裴度、韩愈淮西平叛一事,褒奖韩愈所作的<平淮西碑>,为此碑被推倒鸣不平,兼表达李商隐评定叛藩的政治主张.本文则通过对有关史料以及李商隐对韩愈态度的详细分析,认为<韩碑>一诗是义山仿韩戏作,意多嘲讽,主旨在于讥讽韩愈热衷名利、攀附权要、为文不德,以至遗留笑柄.宋代以后尊韩风气太盛,以至前人对<韩碑>诗主旨进行了错误解读.  相似文献   

2.
"二次戡黎说"只注意到今本<竹书纪年>有文王、武王都曾戡黎的记载,却冬视了今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耆夜>武王戡黎时间的不同,清华简<耆夜>与<史记>、<逸周书>、今本<竹书纪年>在纪年问题上仍存在尖锐矛盾.清华简<耆夜>"作"字不能理解为创作,而是指演奏,周公见蟋蟀闯进来,演奏<蟋蟀>三章,不能因此断定周公是<诗经·蟋蟀>的作者.清华简<耆夜>并非周初文献,与<尚书>、金文等文献对比,可知它很可能成书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前段.  相似文献   

3.
讽谏作为诗歌的一大社会功用,从<诗经>时代就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正是<诗经>中大量的讽谏诗开启了中国讽谏诗之端,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屈原便是一继承者.屈原的作品特别是<离骚>所流露出来的讽谏意味正是继承和发展<诗经>中这种讽谏传统而来的,同时这种讽谏特质在经过屈原的发展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讽喻、批判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来新夏 《寻根》2004,(4):80-88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人.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说康熙四十二年),年60岁.家贫鬻字谋生,后被明珠推荐进入内廷,因便捷善迎合,为康熙帝所宠遇,每随扈出巡,遂利用权力大肆贪污.<啸亭杂录>卷三<郭刘二疏>引郭琇劾高等纳贿敛财罪状疏称:  相似文献   

5.
<正>《诗经》中的《淇奥》篇,《毛诗序》称"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其实,对于这首时间、地点、人物都无明确指示的诗来说,卫武公只是一种宽泛形象下被选取的特例,我们更应关注的也许是这种被泛指的君子形象所反映出的周代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文结合传统阐释和现代注解,梳理了诗中描写的对象,即在注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赵藩在清末民初的三迤人物中,既是政界要员,又是著名学者,就其政绩与学术文化贡献二者相衡,应该说各有千秋,皆有成就.但是翻阅云南地方文献,诸如方树梅辑录的<续滇南碑传集>中邓邦述所写的<文懿先生赵公传>、金天羽写的<文懿先生剑川赵公墓碑>;<续云南通志长编·赵藩传>;当今编纂地方志中的<赵藩传>等,一般多记其政治业绩,于学术文化之贡献涉及不多,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现就从文献中知见的情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四川《春秋》学有二千多年的研究史,体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时代性。两汉重《公羊》学,蜀汉重《左传》学,宋元《春秋》学具理学特色,清末民初《春秋》学呈现考据学性质。其发展大体上与全国学术潮流保持同步,但东汉和清中期相对落后。第二,不平衡性。汉魏、宋元、清末民国初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南北朝、隋唐、明代则又处于衰弱局面。四川地区绵延不断的《春秋》学脉,构建了区域性《春秋》学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柏子的<美国,我不说爱你>这三个文本,展现文学中的乌托邦之梦在空间建构上的变化--从树林到高原到极地.这种变化既是日益恶劣的现实生存环境的写照,也体现出作家们对现实的抗争精神以及对救赎之路的苦苦追寻.  相似文献   

9.
公元1922年至1923年间,赵式铭写了<戏为长截二首,简惺庵先生>诗.其一为:"我居后巷君前巷,径草沿缘不断青.留与乡人谈故事,城南一角有双星."……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大理电视台<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回家>节目.我的同村老乡张继先(笔名北海)上电视了.在我的故乡呈庄村这可是件轰动的事.为圆文学梦,北海抛妻别子,靠一部单车,"万里走单骑",途经20多个省市,一走竟是13年.主持人曾丽霞说他"衣锦还乡"了.而这"衣锦"在我看来,就是北海旅途中,在广州结集出版的两部厚厚的诗集<把身体寄放在哪里>、<北海诗选>.……  相似文献   

11.
12.
李迪 《寻根》2003,(3):84-86
汉代科学家张衡(78~139年)曾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造“候风地动仪”,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候风地动仪”是一件仪器还是两件仪器?看法并不统一。主张是两件仪器者,通常是把“候风”和“地动”分开,前者为“候风仪”,是气象仪器;后者为“地动仪”,是记录地震的仪器。笔者对这个问题也一直很糊涂,无明确看法。最近又仔细阅读原始记载,经反复思考,并查阅其他有关资料,如1931年出版的孙文青《张衡年谱》、1986年出版的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等,最后的结论是:“候风地动仪”是一件而不是两件仪器。先来看看《后汉书·张衡列传》…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On June 27, 2006, the Arabic Arts Festival (Nanjing leg),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f China,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China, Jiangsu Provincial Culture Department and Nan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was launched in Nanjing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The Arabic Arts Festival, the first of its kind jointly presented by 22 Arab nations in China, was a significant cultural event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rab Cooperation Forum in 2004. Major activities of the festival were presented in Beijing and as the only leg besides Beijing, Nanjing host several large-scale performances of Arabic singing and dancing arts.  相似文献   

18.
<正>Chinese painter Han Meilin is noted for his painting creations of the rabbit which looks cute, lively and joyful. Shaped with graceful lines  相似文献   

19.
<正>The Kunqu Opera presented by puppet characters is a unique theatric form originated T from Wujiang,Jiangsu Province.This opera genre dates back more than 30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