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2.
平等启示录     
叶建云 《现代家教》2002,(12):27-27
这是一个美国家庭的一次家庭会议,主题是“关于服务”。男主人郑重宣布:家庭会议现在开始,今天由大儿子主持。大儿子早有准备,拿出一本书读一段有关“服务”的文章,并说了自己的见解。接着,其他孩子依次发言,每人都谈得极为认真。就连10岁的小儿子也说出了自己对“服务”的理解:“服务就是在别人生病时关心他,帮助他,使他快乐起来,不再痛苦”。家庭会议在全家高唱“家庭到永远”的歌声中结束。唱完歌,夫妇俩很真诚地对每个孩子说:“谢谢你们来,全家聚在一起真好!”孩子和父母互相致谢。  相似文献   

3.
全祖望是继承黄宗羲、万斯同的浙东学派著名代表,然而他是否继承先辈的民族思想,一直众说分歧。首先是章炳麟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他既说光复会的活动不离全祖望等人的“旧域”,又说全祖望污于“伪命”,既有民族思想,又失去民族思想。此后,对全祖望的评价就向对立两极发展,侯外庐、陈垣、谢国桢等同志主张前者。第一个提出否定意见的是梁启超,他认为全氏生当清代盛时,“对清代并没有什么愤恨”。建国以来,有  相似文献   

4.
让他独立     
《红领巾》2005,(9)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让他独立  相似文献   

5.
一个农夫有三个孩子,他们一起住在自己的农场里。有一天,农夫病了,病得很厉害,他觉得自己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了。他把三个儿子叫到了自己身边,想把自己一生的耕作经验传授给儿子们。他对自己的儿子们说“:我病得很重,也许就要离开你们了。我在葡萄园里埋藏了一些东西,你们自己去把它们统统挖出来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胡适的戏剧《终身大事》和鲁迅的小说《伤逝》思想内涵的比较,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将在女性解放和婚姻问题上的异同,即胡适认为妇女的解放以摆脱家庭的束缚为标志;鲁迅则认为,离开家庭只是女性独立的序幕,只有真正确立女性自主意识、争取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孩子一出世,接触的第一个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每个成员都对他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和无徽不至的关怀。当孩子从什么也不会发展到会走路,会用简单的语言与熟悉的人交谈,会摆弄玩具到玩简单的游戏,他的身心各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但让孩子一下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熟悉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他的情绪、情感马上发生变化,会有不安全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有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8.
父母也许不是演员,但在家庭生活的舞台上,他们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不仅是教育自己子女的需要,也是为人父、为人母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父母首先是孩子终生的导师和领路人。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在做人、求知、健体等方面做出表率,为其日后成人、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毕声明虽然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但他有自己的尊严、有高尚的人格。虽然为了孩子提高棋艺而“乞讨”四方,但其目的是投名师、访高手,在任何人面前,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都不卑不亢,他都没有低下做人的高贵头颅,去乞求一衣一饭;去卑躬屈膝地讨要别人施…  相似文献   

9.
老舍教子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儿童教育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的一些见解,虽然是他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说的,但对其他家长和孩子来说,同样也是很有启迪的: “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相似文献   

10.
对症下药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样的教养观念直接折射出家长对子女的爱和期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付出的爱有时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常出现“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情况。问题就出在有些家长忽略了爱的针对性。有这样两个案例:案例一:某男孩,6周岁,行动迟缓,少言寡语。在幼儿园,他很少开口说话,从不主动发言。课间,他很少离开自己的坐位,也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一些小朋友悄悄地说:“他是‘哑巴’,不要找他玩。”案例二:某男孩,6周岁,活泼好动,老师组织活动时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坐位,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在活动中,他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抢其他幼儿的玩具,难以跟别的幼儿合作。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很显然,以上两个幼儿在情绪、行为的表现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以相同的方法去对待他们肯定不妥。事实上,就每个孩子而言,性格与气质各不相同,人格表现也不完全一样。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在方上,千万不可一刀切,更不可“人云亦云”。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区分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点类型,做到“对症下药”。1郾对待个性要强的孩子,要冷处理。这类孩子的自尊心较强,脾气急躁,情绪表现强烈,言行难以控制,抵抗挫折...  相似文献   

11.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分开?”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父母离婚、爸爸离开家时尖叫着,眼泪一滴一滴地从脸上落下来。“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呢?”又一个经受父母离婚的孩子痛苦地想着。孤儿院里,那些被父母丢弃的孩子伤心地问院长:“我的爸爸妈妈呢?”那些失去了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孩子,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呀!有一次,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五十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  相似文献   

12.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寄托着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期望,家长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延伸到孩子身上,渴望着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由此,家长对学校有了更多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希望学校教育能够成全一个家庭的梦想。事实上,教育应该是五育协调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要学会这些,离开家庭教育无法实现。这  相似文献   

13.
两三岁的孩子从备受呵护的家庭走向陌生的幼儿园,必然会有一些不习惯,我们在开学前三天特意将幼儿园小小班布置成“类家庭”的环境.组织家长和孩子参观游玩,孩子们玩得都挺起劲。可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亮亮长得瘦瘦小小,看上去很忧郁,只要父母一离开他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喜欢他的人,有不喜欢他的人,甚至有动手动脚的人,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教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医生上门打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医生的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便心急火燎地上门讨要说法。岂料,越说越气,医生便掌掴了对方小孩,在推搡中,造成对方家长老人骨折。结果,说法没讨到,还让自己被刑事拘留了。一时间,有小孩的家庭都变得提心吊胆。大家都在争论:孩子间发生冲突大人该介入吗?难道孩子被欺负了,我就该忍气吞声?  相似文献   

15.
Sabrina和尚未出世的孩子部有生命危险,此时,一名陌生人出手相助,他不仅救了Sabrina和其腹中的孩子,还让Sabrina对自己和Paul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离开西藏前,Sabrina拒绝了Paul,而Lily则留在西藏追寻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雨果有名名言:“苛求意味着断送。”这话说得很对。比如,硬要让刚学步的孩子走得“四平八稳”、“美妙无比”,否则就“风狂雨猛”,就是一种苛求。事实也正是如此,鼓励孩子学步时是绝不可苛求的,而是应该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好的教育孩子的“十二条规则”:1记住不要按照你自己的形象,或你父亲、兄弟、邻人的形象来塑造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准许他保有自己的个性。2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在精神上打击他。绝不要拿他和比他强的孩子相比。3愤怒和仇视是人生而有之...  相似文献   

18.
深压在心底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正…  相似文献   

19.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长都会给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什么时候给孩子零花钱,给孩子多少零花钱,这些问题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来说,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管理比较严格,觉得孩子年龄还小,或者想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极少或几乎不给孩子零花钱,将孩子所有的日常花销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不可...  相似文献   

20.
朱党龄  张敏 《湖南教育》2004,(16):42-42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掌握必要的家庭育人方法,备好家庭教育的金钥匙很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开始。要让孩子学会自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生活上,做到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用过的东西归还原位,自己说过的话或答应了别人的事要重信守义。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应承担一份责任。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表演、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