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体育法》的动因与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体育法》的动因与指导思想国家体委政法司法规处处长曲志东6月2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草案)》。随后,李鹏总理正式签署了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育法》(草案)的议案。这标志着历时7年的体育法制定工作父迈...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体育法》的修改、完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作为我国体育基本法于1995年8月29日颁布以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体育法》受“宜粗不宜细”立法思想的指导,本身存在许多缺陷,以至愈来愈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对法的需求。因此,修改、完善《体育法》势在必行。运用立法法、行政法、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对我国《体育法》存在的问题作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体育法》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外体育法比较──体育经费、体育设施部分文/张剑编者语今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是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6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199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  相似文献   

5.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25-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十年来,为规范和保障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不能很好适应体育法制建设现实需要的一些问题。2006年,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修改《体育法》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推动工作进程,结合2005年征集的修改《体育法》有关论文,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于2006年2月27至28日在天津体育学院召开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理论研讨会。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部分理事以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员40余人与会。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司长张剑、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谢德龙、天津体育学院书记冯文明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价值的探讨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和总结法的价值和体育法的价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公平,而不是秩序。《体育法》将秩序视为核心价值,造成了《体育法》的内在价值如公平、自由等价值的缺失;而《体育法》对公民个人体育权利的忽视,权利义务条款的比例失衡等问题则是《体育法》内在价值缺失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当祖国迎来46周岁生日之时,中国体育界又喜逢一大盛事——第一部《体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为更好地学习、宣传、执行《体育法》,西藏体委于10月22日召开了体委县处级以上干部座谈会,尔后,又于27日召开自治区各大系统和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人士畅谈了对《体育法》的认识。在此.采撷两个会议上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洛桑达瓦(自治区体委党组书记): 新颁布的《体育法》,是建国  相似文献   

8.
江小涓 《体育科学》2022,(10):3-1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22年6月24日修订通过,标志着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阐述了《体育法》的修法背景意义、立法过程、重点增改领域内容与立法考量。新修订的《体育法》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修法全过程,将弘扬体育精神放在引领地位,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保障意义;《体育法》颁布后,将对体育行政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组织力量抓紧推进《体育法》相关配套政策条例的制订落实,系统、规范、高效地引领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在较高水平上发展,以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大法。《体育法》的出台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表明中国体育开始进入法制轨道,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育法》对有关体育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基本规范。其中对学校体育也明确地规范了方向、目标、任务,并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了《体育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法》作为指导、规范体育事业发展的部门法,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加快法治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现行的《体育法》颁布于1995年,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倒退《体育法》的修改与完善。文章从此出发,首先介绍了中国《体育法》立法历程与现状,继而从依宪立法、法治理念、多元法治、良法善治四个角度阐述了《体育法》的修改理念,最后就如何修改《体育法》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体育法》基本内容修改、加大群众体育立法保障、增设体育产业章节内容、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内容等。  相似文献   

11.
对现行《体育法》修改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现行《体育法》立法背景的回顾,分析了目前现行《体育法》所面临的挑战,并对现时修改《体育法》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种形象的比喻,包含着人们对《体育法》八年努力、八年艰辛和八年期盼。然而,当今年6月23日八届全国人大第14次常委会将《体育法》列入审议日程时,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这个难产的婴儿即将出生的希望。 三代主任一个心愿 一位哲人说过,任何一部宏伟的画卷,都是由历史组成的。早在1980年,刚刚重返体育战线领导岗位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就第一次郑重提出,要抓紧拟定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法》草案。当年9月,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便着手制定《体育法》的先期工作,先后收集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体育法,并拟定了草案纲要。这是《体育法》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部分地市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肯定了各地宣传贯彻体育法工作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贯彻执行体育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体育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目前现行《体育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体育法》的一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日本颁布的《体育基本法》是对1961年日本《体育振兴法》的全面修订,中日两国在体育法颁布与修订过程中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审视现行日本体育法的内容变化,借鉴其有益经验,为当下我国体育法的修订提供有益参考。回顾日本体育法修订的社会背景与过程,从序言、基本理念、国家责任、体育基本计划、体育产业和体育仲裁以及体育行政管理6个方面阐释日本体育法的新变化。并从体育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内容不断完善、体育法修订反复酝酿,充分听取各界意见、体育法修订内容全面,基本法特色突出3个方面深入探析我国体育法修订存在的不足和日本体育法修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程龙 《体育科研》2021,42(6):23-29
反兴奋剂问题是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具有体育基本法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对反兴奋剂问题规定过于原则,已严重滞后于国家反兴奋剂工作的发展。在《体育法》修改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方法对《体育法》修改中的反兴奋剂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法》中对反兴奋剂问题进行修改是当前国家体育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反兴奋剂工作发展的保障,且有利于运动员权利的保护 ;同时分析《体育法》修改应重点关注反兴奋剂领域中的基本问题——管理体制、信息公开机制、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最后结合《体育法》的基本法地位以及上述基本问题,提出需要在《体育法》修改文本中设置反兴奋剂专章,且明确反兴奋剂的工作方针、管理体制、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科研与国际合作 5.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新修订《体育法》进行立法评析,并剖析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就新修订《体育法》实施所需进行的重要后续配套立法进行了探索。新修订《体育法》较1995年《体育法》而言,各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改。其中体育权利体系的构建、全民健身战略的法定化、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和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和体育行政执法体系的规定、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体系的建立、国家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等都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为全面实施新修订《体育法》,我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尽快制定《职业体育条例》《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让一些制度创新尽快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浅议我国《体育法》法律特性的不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体育法》从1995年实施以来,对体育的法制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法》也暴露出操作性不强、有效性不足等缺陷。由立法所造成的法律特性先天性不足是《体育法》法律功能弱化的内在主要因素。本文从立法角度对《体育法》法律特性的不足进行了法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为适应新时代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引领、指导和规范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这是自1995年的《体育法》颁布施行后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体育法》厘清了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回应了体育领域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法律责任更加明确、更加严格,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形势的新判断、新定位,体现了依法治理的决心以及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体育立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社会体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的基本思路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其结论是进行体育立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所研究的社会体育法在整个体育法规体系中应位于《体育法》之下,属于子部门法典。研究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制定社会体育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通过社会体育法的制定实施,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