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龙玲 《教育》2012,(9):55-56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再创造,需要调动口、耳、目、脑等多种感观参与。因而它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语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又能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将词、句、段、篇收入语言仓库,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渎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5.
田秀丽 《成才之路》2009,(22):47-4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想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指书面的文字作品转化成为口头的,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以期产生强烈感染力的再创造。它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学阶段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超筑 《考试周刊》2013,(56):36-37
<正>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朗读教学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字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容,使学生获得语文课本中的诸多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的私塾在教学生学习语文时,都很强调熟读成诵,学生几乎每读必背,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解课文,常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于经典文章的记诵,往往能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教授说:“让声音世界度到文字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展开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它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从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得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所以,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都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的一个明智而主要的教学手段。朗读教学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字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容,使学生获得诸多信息、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马文芳 《甘肃教育》2009,(19):61-6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朗读——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校铭 《成才之路》2010,(3):I0018-I0018
朗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朗读是通过朗读者以特定的文字材料为基础,以语言为媒介,准确、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者再创造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理解课文、掌握规范语言,从而提高表达能力,陶冶情感。朗读也是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如果做到注重重音、停顿、速度、节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朗读,即高声诵读.它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书面文字转化成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把文字所表现的形象、情感、节奏、韵味等元素,以语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朗读就是对文字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因此重视和提高朗读技巧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