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分析】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2012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跳起舞》中的歌唱内容。它是一首二拍子、大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前十六分节奏型贯穿全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表演边歌唱。歌曲属于经典儿歌,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外接触过且已经会唱基本内容,显然歌曲  相似文献   

2.
蒋蓉 《儿童音乐》2012,(12):74-77
【课型】唱歌课【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执教年级】二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3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机构。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亲切动人,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一幅由蓝天、白云、春雨、田野构成的美丽画面,不但引发了孩子们天真、丰富的联想,而且寄托了他们真诚而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正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以编创为主的综合课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第三册第五课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 X节奏贯穿全曲。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历新年一一泼水节的歌曲。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家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的不同,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教学时应注意区分附点节奏,正确掌握歌曲中结束句“泼进心里开出幸福花”中带休止符的节奏。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大家来唱》;3/4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旋律的模进及出现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无比欢乐的心情之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合唱歌曲《大家来唱》,表现孩子们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同时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朱娟芬 《儿童音乐》2012,(11):79-81
【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第三册第五课《爱劳动》表演:《种玉米》【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认知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教学重难点: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2、附点音符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G大调,是一首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歌曲。歌曲一开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产生了果断、带有号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使得音调更为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教育学生将劳动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开心火车》简洁、明快、浏畅的旋律使整首歌曲洋溢着开心与愉快的情绪。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前面四句是歌曲的主体,第五乐句是歌曲的补充。本课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心火车、快乐旅途的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目标预设】1、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喜悦的心情。2、掌握大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  相似文献   

8.
王娟 《儿童音乐》2014,(6):80-81,79
教材分析:《夏》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希腊儿童歌曲,为2/4拍,C大调,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三乐句完全相同。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流畅,琅琅上口,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海滩上奔跑游戏,在海里游泳玩耍的欢乐场景。  相似文献   

9.
一、赏乐合唱歌曲《乡思》选自《嘉禾印象——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曲谱集》的水乡美景系列。歌曲为4/4拍,五声调式,意境优美抒情,旋律跌宕起伏,醉人的歌声浓缩成一片思乡之情。歌曲收录了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的第24、27、90首古诗,三首诗咏古时春日嘉兴艳丽的风光。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段八个乐句,用嘉兴方言演唱,情绪优美、舒缓,多为弱起乐句,歌词描绘了情满春城,歌传万家的美好景象。第二乐段为四个乐句,旋律下行,二声部的加入后更能推进诗情的抒发,充实了思乡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课型:唱游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随乐律动、节奏编创、音效编创、合作表演。(歌曲《大雨和小雨》选自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三课。)教材分析:歌曲《大雨和小雨》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下雨时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响及小草被雨水滋润的喜悦景象。歌曲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为2+2的结构,前两小节由sol mi la三个音构成,  相似文献   

11.
摘草莓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摘草莓》是一首活泼抒情的儿童歌曲 ,它以流畅跳荡的旋律 ,轻盈灵活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歌词 ,刻画了小姑娘的可爱形象和关心老人、尊敬军属的美好的心灵。歌曲为羽调式 ,采用五句式的乐段结构。第一、二个乐句是平行乐句 ,句首都作五度上行大跳接一个八分休止符 ,造成切分节奏效果 ,使音乐显得富有生气 ,充满活力。第一乐句的旋律比较平稳 ,是对景物和心理的刻画 ;第二乐句后半部分的音调跳跃跌宕 ,描绘了小姑娘活泼轻捷的身影 ;第三乐句由两个重复的、具有舞蹈节奏特点的旋律型构成 ,模仿了采摘草莓的灵巧动作 ;…  相似文献   

12.
教材内容:《新年好》是人教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十课《过新年》中的一首歌。教材分析:《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3/4拍,F大调,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有规律的“XXXX”节奏贯穿全曲,旋律主要采用模进的手法,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由荷兰的作曲家、指挥家戈赛克创作。乐曲用三部曲式构成,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由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使音乐学生动活泼起来,富于个性。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伏特舞曲》十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第四课。本节要点是让学生体验藏族歌舞的特点,并将其感受以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而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又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藏族民歌,歌曲为2/4拍,节奏简单,以四分、八分音符构成,旋律教授有了较深刻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相似文献   

16.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 三年级 第八课 教材分析: 《桔梗谣》这首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雪绒花》流畅、舒展的旋律,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并学会对自己及他人的表演作出评价,善于倾听别人的交流,在提高表现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理解《雪绒花》艺术美的实质,诸如乐句的组成、发展规律、每句的落音等等;运用四句式歌曲发展方式创作《师生问好歌》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表现并理解《雪绒花》的音乐美。2《.师生问好歌》的发展创作。【教学准备】钢琴、磁带、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鹿》。2.用各种表现形式表达歌曲中的内容。教材分析:《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歌曲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紧凑。第一、二乐句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从林中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三、四乐句,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节奏相对紧凑,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追来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乐于助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和提琴》并进行歌表演(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跳起来》)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我和提琴》这是一首挪威儿童歌曲。D大调,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是弱起,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旬旋律变化重复,其中出现了含有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使得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江南民歌曲调婉转柔美,尤其是歌曲中大量一字多音的运用,唱起来韵味十足。对于小学生来说,歌曲旋律很难把握。我在《采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音乐思维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孩子们准确演唱一字多音,把握歌曲旋律,解决了江南民歌中的教学难点。【案例描述】片段一:……师:有一只小菱角将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跟我们交朋友,看,它来了(课件展示小菱角飞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