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 ,锻炼记忆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培养和提高作文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呢?笔者认为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对课文理解得透彻 ,学生背诵起来才会流畅。如果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 ,他们只有死记硬背 ,背起来疙疙瘩瘩 ,结结巴巴 ,这样就收不到背诵的效果。一、抓住内容、写法、语言三个方面的理解背诵。指导学生理解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即内容、写法和语言三个方面。下面结合《桂林山水》一文中的一则教学片…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课文大部分都出自名师佳作,都要求背诵。众所周知,背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要提高背诵效果,必须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背诵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对训练学生记忆方法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背诵这样重要.因此规定学生背诵一定的课文和范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学生能准确无误、清楚流利地把课文背下来的并不太多.通过检查,我发现了这样一些令人担扰的情况:学生背诵时加字、漏字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低年级,有相当数量的课文要求背诵。第2册20篇阅读课文,有12篇要求背诵,占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大纲对各年级的具体教学,都有“背诵课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背诵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提高背诵的效率呢?一、分类解析,理解内容课文的背诵一般放在作业阶段进行,这是教学规律决定的,但绝不能理解为阅读分析鉴赏课文阶段就不必顾及背诵任务的完成。因为课文教学得法,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认识深刻,对要背诵的章节理解全面  相似文献   

7.
背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储存、积累语言、知识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等意识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说明”里也明确提出:“课文后面的练习突出了朗读、背诵、写字和读抄词语等内容……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储存、积累语言、知识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等意识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说明里也明确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立足课堂,加强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基本功1.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厚积而薄发”,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自如运用语言材料的前提。积累和储存语言材料则离不开大量的反复的朗读、背诵、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复述或背诵课文,使他们经过反复的机械的句型训练,习惯成自然,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的目的。2.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较强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 ,锻炼记忆能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教学完课文 ,针对背诵要求 ,只是强调抓紧时间背诵 ,到时要检查。于是 ,学生死记硬背 ,苦不堪言 ,收不到背诵的效果。笔者认为 ,教师范背 ,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范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哲学家黑格尔说过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学生背书还处于初步学习的阶段 ,有很强的模仿力。而教师 ,是孩子们最乐于模仿的对象。教…  相似文献   

11.
背诵,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有效的背诵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积累语言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基于第二学段文本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基点出发,归总文章,理清背诵的类别;分类指导,明了背诵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背诵兴趣,提高学生背诵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大纲》指出:“背诵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而板书正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板书,并有意识地运用板书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内部结构,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课文需要背诵,背诵课文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积累和掌握字、词、句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做法就特别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背诵式语言输入法对英语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阅读理解所背课文相关话题文章能力和词汇、短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作用显著。英语专业学习中应该重视背诵式语言输入,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使背诵式语言输入法这一传统而经典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诵是凭借记忆读出课文内容的阅读活动。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背诵可以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更可以改造学生口语中不规范的“动型”,为学生思维和写作积累言语材料提供“范型”。然而,在当前的小语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16.
略谈背诵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倡多背好文章,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让学生有几百篇好文章熟记在胸,就能为他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一册教科书中,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学生背誦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背诵的课文,应该是比较好的交章或段落。因此,事先必须认真挑选。我平时选给学生背诵的课文主要有三类:(1)好的诗歌、民歌;(2)描写生动形象,语句优美,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好的散文;(3)说理性强,短小精悍,适合学生兴趣的政论文。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我就选择其中精采的片段让学生背诵。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应在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因为学生弄懂课文里词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者要加大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的量,特别要注意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在教学中,语言的输入有各种各样的途径,但多数都需要用背诵这一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输入进行巩固.课文背诵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那为什么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甚至有部分教师也反对背诵呢?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对背诵处理不当,使学生的背诵事倍功半,导致学生对背诵有抵触情绪.经过多年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卓有成效的课文背诵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任务是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课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谈、写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知”一“能”一“熟”一“用”。一般来说,在初级阶段,“知”和“能”这两个过程紧密连接,听懂了就是理解了,能正确说出就会了。进人中级阶段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中级阶段的课文由“知”到“能”的过程,必须通过朗读,背诵这一过渡阶段。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发音熟练,视觉熟练、听觉熟练和迅速理解的过程。通过朗读背通语言材料记忆下来,进行口笔语实践才有基础,通过朗读背诵,熟记大量现成材料,可以帮助形成语感,进而做到正确无误地运用语言。由于不难看出课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由“知”到“用”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课文的过程就是记忆课文的过程,背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助积累语言知识,培养正确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背诵英语课本中的课文是否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其语感增强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段落要求学生背诵。这些要求背诵的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学生通过背诵这些名篇佳作,思想感情上受到了熏陶,语言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对学生的终生都将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