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的方法得当,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他们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就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由“有趣”向“乐趣”发展,再从“乐趣”向“有趣”升华。游戏式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技巧和手段,游戏式的教学能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同时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实施“愉快教育”,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紧面孔,学生的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从而增加精神上的疲惫感。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教师教学实施之前的充分准备,即教学设计。好的预设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走向。而生成则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再创造,更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体现着课堂的鲜活,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着课堂的品质。如果预设重在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那么生成就在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如果预设是“真诚的约定”,那么生成就是“美丽的邂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激励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激励学生。1.课堂即时性激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马上给予评定,拇指翘起一个“Good”,往往会使学生乐不可支,其他学生举手发言也会更踊跃。只要学生答对其中一点,教师就用“Good,Very good,Not too bad”等词来鼓励他们,然后再找出错误,及时纠正。对于经常答得出色的学生,邀请他们做小老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教学活动 ,应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 ,才能较为轻松愉快地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几年来 ,我利用“三分钟演讲”的方式启动课堂教学 ,对调整课堂结构 ,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设计“三分钟演讲”首先是由于学生开课前一两分钟之内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初中学生 ,容易冲动 ,情绪波动大 ,独立意识增强却缺乏自制。如果教师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 ,自信心和创造力能得到发挥 ,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也会使其注意力更易尽快集中到课堂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是因…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会出现“传声筒式教学”“打算盘式教学”“天女散花式教学”“开火车式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观念上对师生这对主体的伦理关系认识不清,对基于这种关系的教学缺少机智.从生成课堂的“互联思维”入手,深入剖析“互联思维”的课堂意义在于指明教学机智的技术路径、走向对话生成的课堂高地、实现平等自由的教育伦理;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双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应然和必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21世纪呼唤人的主体性,同样,课堂也应呼唤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就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以口头形式表达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感受、理解、猜测、判断等意见,教师也会相机针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这样就形成了课堂对话。但我们研究大量的教学案例后不难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精彩教学语言,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的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颁布的内容,成为各科一线教师的风向标。特别是探究式学习的倡导,使广大教师对接受式教学刻意避免,在课堂上尽量把时间都让给学生去自主谈论探究。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去“问”学生而“问”,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浪费了时间,也会导致教学目标混乱不清,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更有效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CAI——以其特有的直观性、交互性、智能性,越来越被重视。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师若不加选择地满堂课使用CAI,罗列大量信息,使课堂容量大幅增加,学生将会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在课堂上,他们就没有“间隙”去品味,去思考。这样,他们获得的信息也不会“消化”,将由“题海”变为“信息海”,产生新的学习压力。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CAI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呢?笔者认为,应找准时点,恰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万事贵乎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王灵滨,2010)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效率。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自身教学特点出发,潜心研习,探索实施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追求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对教学独特的理解和主张,展现教学的特色和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优秀教师的课之所以会让听者产生敬意,让人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讲授”所吸引,其关键因素在于语言,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相似文献   

14.
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通了“电”带了磁”一样,这样孩子不仅能专心听讲,而且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课堂评价语言。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也能让语言通电”带“磁”,充满魅力,就一定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下面结合《坐井观天》教学,从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最好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5.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语言,使之日臻完善,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目的。那么,如何使课堂语言最优化呢?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上课 ,课上起来轻松 ,课堂气氛却死气沉沉 ;如果放开学生手脚 ,学生热情高涨 ,你争我赶 ,却被人批评说 :“太乱了 ,不象话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上“乱”的现象呢 ?我的观点是 :乱中求序 ,因势利导。首先 ,“乱”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因为组织教学失败而造成的混乱 ,这个“乱”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视“乱”为忌的教师一定认为 :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他们忽视了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尤其是现代体育教学 ,更加提倡“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上起来轻松,课堂气氛却死气沉沉;如果放开学生手脚,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却被人批评说:“太乱了,不象话!”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观点是:乱中求序,因势利导。首先,“乱”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因为组织教学失败而造成的混乱,这个“乱”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视“乱”为忌的老师一定认为: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他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学习要求而发生的,旨在启动、改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而形成的指向、引导一类的活动.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给予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影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并非教师“教”成,“讲”会的.教师的课堂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而发生的,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会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变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为指导学习,这是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偏重重复学生已知的信息,或者重现他们可以在各种信息源中轻而易举找到的东西,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会缺乏最起码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同时,以往“讲授”式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剥夺了学生的发现、探究、创造(或再加工)的乐趣,教师将经过自身“咀嚼”加工后的知识以“制成品”的形式放在学生面前,长此以往将使之失去“品尝”的驱动力.可见,强调和重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堂是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正因为熟悉就容易对某些教学现象熟视无睹,就缺乏对课堂的用心体察。许多教师经常听课,但却获益不大,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的分析课堂教学的内涵,采用“拿来主义”,就会使我们在分析和处理自己课堂问题时游刃有余,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听课呢?也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关注别人的课堂呢,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