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山西省M贫困县基础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农村家庭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家长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针对调查结果对该省农村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出要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及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券的最初提出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而密尔沃基市的教育券计划在促进学校竞争以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又将教育券作为解决社会公平的途径.本文通过密尔沃基教育券计划介绍了教育券申请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This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reports on the use of Parent Resource Centers (PRCs) as a mechanism for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public school choice decisions.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and staff at seven PRCs in Florida revealed that PRCs employ multiple strategies to communicate choice information to parents: community-, school- and media-based outreach; outreach to hard-to-reach parents; and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agencies. Personalized assistance and provision of choice materials are also highlighted as useful strateg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low level of awareness about school choice options among parents and thus clear and consistent communication of choice information is needed. While PRCs hold promise for increasing parental engagement in school choice, structural and systemic barriers to exercising choice decision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PRCs should be addressed. Methodologically,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power of triangulating data from parents and PRCs to illumin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parents make choice decisions.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有“收费择校”“关系择校”和“权利择校”之分,尤其是“收费择校”,教育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综合分析各家之言,以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择校问题的研究进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选拔性教育到选择性教育:英国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择校政策,试图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原则下促进教育的多样化,主张"有差异的平等",承认所有学生具有不同的天赋并且使每个人达到优秀和成功,在提出多样性学校选择范围的同时,提出所有学校取得成功的政策目标,强调好学校必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与本地区其他学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业界合作,改造薄弱学校,推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一政策在取得效率与公平方面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国家推行就近入学政策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基本的教育,而学生选择理想的学校是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择校既是学生受教育权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只要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进行严格的规范,择校就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家长择校问题是在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趋于家庭化后出现的新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对家庭经济因素的强调,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是对农民工家长教育选择的重要性,从个体特征看,农民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流人地居住时间是影响其选择学校的主要因素;从家庭影响因素看,家庭结构和教育期望是影响农民工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择校信息的获取和判断的差异是农民工家长择校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8.
学校领导质量评价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校教育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城市学校领导质量评价需要在吸收传统体制思维中“绩效性评价”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校改进的“发展性评价”取向,从领导文化、领导能力、领导机制三个维度进一步改进评价体系,增强学校发展的“造血”功能,进而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基础教育择校制度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其教育券和特许学校制度,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分享,为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我国也应该建立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教育学校选择制度,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选择需求。  相似文献   

10.
择校是与我国普通家庭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现象。影响择校消费的因素有许多,政府应该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介绍日本校区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入手,对日本政府在教育领域推行以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市场化原理为导的学校选择政策作了深入的描述与剖析。作者指出,学校选择制在教育现场并未得到积极响应和实施,其原因在于加大“差距”及损害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学校选择政策,在根本上违背了平等与多样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机制的介入是产生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主要动因。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择校形式的合理性,择校费的合法性以及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目前争论的焦点,从而引发了针对改革原有公共教育体制的三种不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Research into school choice has generally explored both the processes by which choices are made and the considerations that parents explore when making this important decision on behalf of their childre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econdary school choices of Jewish par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explores parents’ reasons for choosing to select Jewish faith secondary schools. We frame our argument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wider faith-school phenomenon in the UK, and as with the Christian communities, we find a disconnect between the small number of Jewish adults attending places of worship regularly and the growing number of Jewish children attending Jewish faith schools. We show that for many parents, schooling is synonymous with Jewish socialization, or enculturation; developing networks of Jewish friends, providing sufficient cultural resources to enable participation in Jewish life, and nurturing distinctive values. We show how Jewish schools have become more than places for academic advancement for these families; they have become the primary locus of Jewish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
关于择校就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就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且是一种经济决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择校就学的存在有其理论基础、客观依据和主观原因,因此,对择校就学的评价也应在此基础上作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之一,择校现象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失衡问题等。实现教育公平,有赖于择校问题的合理化处置。加强对基础薄的学校的支持,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树立科学的择校观,是解决择校困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际,本文分析了中关两国关于义务教育择校政策的内容、背景和价值,探讨了两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不同的发展轨迹。认为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特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而制定的,任何简单的效仿都是无益的,甚至是危险的。择校与否,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是政策选择的具体表征,不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公平。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其领导层应该树立全角建设理念,传输正能量,用足政策优势,从方向上提高适应性;教师要厘清迎合与突破关系,理性流动与坚守选择,转变工作重心,从关键点上提高适应性;引导学生审慎离农与认同本土,彰显主体与消解被动,重塑目标与开拓视野,从实效性上提高适应性;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构建科学的培训机制,健全合理的引导机制,从运行机制上提高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择校在美国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除学券计划外,各种税收抵免和教育储蓄账户应运而生,一部分公立学校也打开校门,实施"开放入学"政策。每种择校形式内,又有不同的变式。不过,由于家长和学生的择校标准不同于决策者的假设,各校也想办法选择成绩较优或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所以择校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它很少服务于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在推动公立学校改革方面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择校行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义务教育承载的公共理念产生了极大冲突。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舒缓择校与义务教育间张力的做法,揭示了两个结论:(1)择校引导社会重新定义义务教育中公共与个人利益的空间;(2)将选择加入公共资源配置,程序设计是制度设计的核心构件。  相似文献   

20.
马娟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2):155-156
数字化进入学校课程领域,引发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围绕“数字化与学校课程文化”这一问题展开,简要阐释了数字化与学校课程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数字化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影响,进而从学校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之下学校课程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